2017中秋浅忆随笔(2)

时间:2021-08-31

  待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急急火火地帮着烧火,拼了命地往灶膛里添柴,眼睛却一直关注着锅里的每一个步骤:炝锅了,狠狠地吸吸鼻子,真香!肉下锅了,心情激动,柴禾加得更猛了,旁边的哥哥也使出全身的力气把风箱拉得“呼呼”山响。最后,我们终于在期盼的巅峰大快朵颐,这个时候又心生愤恨——自己的肚子咋就那么小呢!每次都是已经吃的很饱了,还要吃点,再吃点,最后直吃得不敢低头,无法弯腰。

  晦暗的节日也是有的,记不清哪年了,只记得,中秋这天迫近中午了,父亲紧拧着眉头脚步沉重地走进门来,从父亲的脸上,我们读出了失望和无奈,再看看父亲手里提着的只有冬瓜和粉条。父亲满脸愧意,说,今年我们吃冬瓜粉条汤。那话里缀满了无奈阴郁和歉疚,重重的,似有千斤,将我们很久以来蓄积得满满的希望狠狠地砸成粉末,我们刚刚还被期盼和憧憬高高托起心瞬间跌入深渊,拔凉拔凉的,速冻成冰。我们也深深感受到了父亲那颗被生活蹂躏得无力喘息的心,被拧巴得“咔咔”作响,疼痛不已。对家人的爱而不能,深陷困苦泥淖不得施展,肩负家庭责任寸步难行,这是一个男人的无奈和悲哀,所以失落又化作了对父亲的体谅和疼惜。

  人无论如何成长,如何辗转,在各色环境中如何侵染,看上去确乎是变了许多,衣着光鲜,脸色朗润,神态昂扬,但是孩童时候的印迹,尤其是关于吃食的记忆,总如世间万物,应时而发,在记忆和时节的共同催生下雨后春笋般悄然萌生。这直接导致了我的节日食物综合症——万变不离肉汤,任凭老公和女儿如何拒绝,我都义无反顾、大义凛然:正月十五白菜肉汤,八月十五冬瓜肉汤……一如我们某同事,每年春夏都要顶着家人的四面楚歌毅然决然地享用康康(一种吃食,叶菜裹上少许面蒸食)之乐,那种无油无盐,在饥荒年代只是用来果腹的吃食却是她的味蕾的饕餮盛宴。我们这一代经由了口腹煎熬,由舌尖而至心灵,导致我们决绝坚持而罔顾他人惶惑,同时代的你,懂的——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情愫,是一种夙愿,是一种心灵的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