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自责说起随笔(2)

时间:2021-08-31

  老师的以身作则,提高了教育教学的成效。虽然教师与治国理政者不可比喻,然而其中做人的道理应该是相通的。梁惠王在孟夫子面前发牢骚:“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告诉梁惠王:遇事怨天尤人,国运哪能昌隆?他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继而强调:“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孟子说无罪岁,该也不罪人,才能取得百姓归附和拥戴。古圣贤大禹倡导罪己,把过失统统归咎于自己的德行和工作的失误。据说大禹看见了他的治下有人犯了罪,伤心地哭着说:尧舜之时,民皆以尧舜之心为心,而予为君,百姓各以其心为心。大禹罪己,自责,主动承担失查和保护的责任。所以《左传》这么说:“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罪人还是罪己,结局迥异,尽管帝王罪己只是表面文章,只是骗取民心巩固其家天下的文过饰非。

  孔子也重视自责,他教育学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苏秦自责,清晰“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是自己不是。过往的经验证明,加强自身的修养,多作自身的努力,才有取得成功的可能。做教师的,该学会自我批评,倾听教育反馈;当领导的,得顺应社情民意,想方设法为人民谋福祉;一介黎民,也得严于律己,做和谐社会的正能量。《郑人失斧》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讲自责的人会犯疑心病,要避免犯疑心病应该学会反躬自问,多做自我批评。九斤老太不受人待见,原因是她只会埋怨时势,埋怨别人。“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四十年前农村的生产队里,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为什么呢?因为那时有人老是怀疑定额农活划分得不公平,认为自己吃亏了,更有甚者认为有人和自己过不去。诸如此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先埋怨别人,导致针尖顶着麦芒和对方越吵越凶。而今,经营体制变了,人们的思想也变了,人与人之间相处学会了先检查自己,要宽容别人,所以社会变得和谐安宁了,文明进步了。  遇事多一点自责,先做点自我批评,人与人就会更好地相处,更好地合作。合作才能双赢、共赢,我们的社会才能和谐温馨,我们也才能够为实现中国梦奉献上更大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