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心情随笔日记9篇

时间:2021-08-31

有关心情随笔日记1

  我时常会做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梦。可是梦太短,醒来洗把脸,然后照旧上班。醒来后自己仍在原地,我呆在这个地方整整五年,五年,从十五岁到二十岁。似乎每一天都过得很快,快的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似乎每一天又过得很慢,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题记

有关心情随笔日记9篇

  我突然想不起来这段时间我做了什么,不,准确的说应该是今年出来。哦,三月份初,急急忙忙的从老家出来找一份工作,最起码要先生存下去,其实工资并不高,一个月除去生活花销,囊中也所剩不多。幸好父母都在这边工作,多靠他们平时照顾依靠,不至于让我流落街头。

  接着在贴吧写了篇小说,其实也不算正儿八经自己的小说。前几年看的由电视剧改的小说,结局太悲催了,我身陷其中,唏嘘不已,最终决定大胆编写续文,大神的续文着实不好把握,生怕自己把握不住分寸,写的有些不符合本来人物的形象。虽然中途也遇到不少瓶颈,类似卡文的现象,写写停停,停停写写,可幸亏没像去年开的坑一样弃了。最终坚持下来,历经五个多月终于写完结局。

  四月底的时候,钱琴从她老家又过来这边,我们见了一面,回家一趟,她似乎成长了很多,即使她像从前那般爱笑,可眼底深处总有一份惆怅。从前的她其实不是这样的,以前她没心没肺,活泼开朗,一副天塌下来也无所畏惧的样子。残忍的不是时光,不是岁月,是我们历经的沧桑。二十岁的我们忽然明白,已经过了无理取闹的年纪,该懂事成熟了。

  五月份的我在澄文看了一篇小说,最初吸引我的其实是书名。《赠我一场空欢喜》一听就是悲剧,我的感觉告诉我结局不会太好,我这里的不太好,其实是说男女主角最终不会在一起,当然这只是我单方面的定义。我喜欢女主的勇敢和执着,尽管她的性格不讨喜,可我心疼她的执拗,萧慕怀是她的一切,是她今生再也醒不过来的梦,患得患失,如履薄冰。那样甜蜜,那样心酸。

  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我总是习惯性的刷着网页,追作者的更新,我确实为此沉沦了一段时间。为此认识了小说的作者。她的笔名取的很特别——来时霎,给人一种匆匆而逝的感觉。我们的联系其实并不是很频繁,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小说,时下出名的作家。偶尔我也会向她诉诉生活的委屈和心酸,她总是耐心的听着,在慢慢的开导我的心情。依然记得她在信里给我的最后一句话:记得抬起头,看看温暖的阳光。

  六月份七月不知道干了什么,时间就这样悄悄的溜走了,好像就是这样漫无目的的上班下班。琴又重新进了镇茂厂,不,应该说是华茂厂,有天她突然说,那里的一切的一切都突然变了模样,跟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我只是听着,浅笑不语。可惜我没有时光机,无法倒退回到那个时候,属于我们在一起的,那段美好的时光里。

  八九十月份,我和思思聊的甚欢,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跟她聊几句,有时候说说现代小说。聊聊匪我思存,或者唠唠家常,有时候哪怕只是发几个表情也好。我们认识的时间颇长,大概是13年十一月就认识,只是她从前只爱古言,这对于从不看古文的我来说,实在有些不懂,所以交往并不多。

  真正聊的投机,也不过是数月之间的事,她人其实很随和,散文总是写的很美,是那种春花秋月感伤的风情。我常常在她耳边啰嗦匪我思存,我最爱匪大的写作风格。以及小说人物,比如风流倜傥的阮正东啊,深情不悔挚爱秦桑的易连恺,霸道强势的莫绍谦等等。她也像是受了我的影响般,渐渐的也对现代小说有些兴趣。现在也转型写现代都市。

  十一月份的我,在网上看到某网站的征文,征收短篇文学小说。我大言不惭说也想参赛,思路最初是有的,也有最初的设想,可在动笔的时候遇到各种瓶颈,卡文卡了很久,也没什么好点子。时霎姐姐建议我先放一段时间,等有思路了再动笔。事实上我懒散很久以后,既没有什么好点子,也已经过了参赛的最后期限,索性完成不了,到最后就直接放弃了。实际不过是为自己的懒惰找个理由而已。

  十二月一号,父母因工作需求需要搬家。我和弟弟也乐得参与其中。搬家确实需要体力的活,上上下下,从一楼到五楼,在没有电梯的情况下,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到了最后,我几乎没什么力气上楼,总是上一层,停下来休息很长一段时间。可十岁的弟弟却给我很大的震撼,他跟我拿的东西不相上下,却也不开口喊累叫苦。总之是慌乱无比的一天,虽然有些累,可我又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

  十二月中旬的时候,在公司跟一同事闹了点别扭,事情很小,本来不足挂齿,可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那瞬间,最大的想法就是无尽的委屈,那种说不出口的心酸。明明你知道自己没有错,苦苦的支撑,可还总想躲在角落里哭到天荒地老。世事这般的无常和炎凉,而我这样天真傻气,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匆匆逝去一年,总惹人无尽的感慨。我想:亲爱的自己,这一年又委屈了。对不起,我没有过得更好!

有关心情随笔日记2

  这两天很忙。复课后学校就举行全校性统考。像这样的统考每月一次,曰:“月考”。这是本期的第四次月考。到开年,毕业班还是每周考一次,曰:“周考”。前天监考三场,每场两个小时。监考时,除了上厕所,不准离开考场一步。考场内,不准看报刊杂志,不准玩手机。昨天改卷,“流水线作业”,科任老师一人改一题。改好后统分、拆封、分数上机。我有一班语文,一班历史,要改五百多分试卷,分数上机后,已是十二点多了。

  老师累,学生更累。日夜连考五场,考完还要上一节晚自习,因为还没到放学的时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规定考生不准提前交卷。提前做完的也好,做不来也罢,都得等到下课铃响,方能走出考场。有学生倦了,想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可脸一挨上桌面,就被监考老师叫起。这些年,只要是“强化”学生学习的方法,无论当或不当,一实行就少有更变的。如这“周考”、“月考”、“不准提前交卷”、“早晚上课”等的。

  现在,一说到教育失误或是弊端的,就是政策、制度上的问题,就是顶层设计的不合理、不科学。顶层设计、政策制度有不足之处,教育改革也面临重重困难。但学校、教师就没有可改之处和需改之处吗?像早晚上课、周考月考、节假日补课、划等级排名次等的,上面可是三令五申禁止的,家长们也多不希望学校这样做——随着就业的逐步市场化,家长们也看明白想开了,多数家长对孩子都怀有“念到哪里是哪里,能念多少是多少”的想法;常听到来接送学生的家长们谈心,埋怨学校上课太早,放学太晚,说是现在孩子念书比他们在外打工还辛苦。学生更是对这样的教育厌倦至极。倒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共同无意识,死守那些在前些年形成的惯性不改。校与校、班与班、人与人间,相互比拼、各出奇招、自我僵犟着。你早上上课,我就早晚都来。你实行月考,我就来周考;在学校补课怕上面查,就到人家租房补课;双休日,语文布置一张试卷,我数学就发两份资料;你占音乐课上外语,我就把图画课挤掉上物理……一说起来,都是一脸的委屈,一肚子苦水,没办法、迫不得已呀,张三李四都在抓,我王二麻子不抓行吗?反正一条,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

  教改,就不能从我做起吗?为什么我就不能第一个举起刀枪,将这由自己和他人的手制成的网盖捅一个窟窿,杀出一条血路呢?

  时针和分针又合在一起了,习惯性的睡眠时间到了,得去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