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条让你相见恨晚的人生励志硬道理(2)

时间:2021-08-31

2、试着在行进中解决问题

  做好万全准备再出手,这可以说是广大学生青年们的“职业病”。

  我们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往往都是“全能型”“谨慎派”。

  考试的时候家长会告诉你一万遍“小心审题”!上课时老师会呵斥我们十万遍“想好了再答”!

  长此以往,导致我们今后在决定做任何事之前都养成了两个不好的习惯,

  第一:疯狂地做计划,但每个计划实施起来都心好累,虎头蛇尾。

  第二:永远处于不停的准备工作当中,“等把四级过了再考虑就业吧,唉,还是先考个研吧”,

  然而我们从不考虑这些准备工作对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否有实际效用。

  我们美其名曰是在塑造更好的自己,然而目标的实现并不需要你360度无死角的突击,只需要你简单粗暴地上手去做就好。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怎么学会的骑自行车吗?

  越是眼睛不敢往前看,脚不敢用力蹬,你就越容易侧翻,只有不停地踩脚踏板,在行进中保持动态平衡,才能实现稳定。

  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出路不是分析问题,而恰恰就是:去解决问题。

  

  

  

3、很多担心的事基本都不会发生

  不得不承认,我们人类,尤其是中国人,会下意识地高估坏事情发生的或然率。

  而且,即便坏事情的发生是个小概率事件,我们也会觉得,自己就是那小概率中的一部分。

  比如某专业的就业率是百分之八十,那该专业的学生会下意识地感到就业难,失业风险大,因为自己就很有可能是那百分之二十中的一员,从而焦虑不堪。

  再比如,你的大姨妈推迟了四五天没有来,虽然你与男友亲热时已经采取了安全措施,但你仍会忧心忡忡,因为毕竟坏事“有可能发生”。

  这种看似谨慎的态度虽然有助于我们防患于未然,但也会成为我们精神上的拖累,我们倾向于悲观地看待一切事情,凡事都做最坏的打算,但总是担心明天的结果是,你会过不好无数个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