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浙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时间:2021-08-31

描写浙源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1、走进浙源的春天,村外的庄稼地里一片金黄灿烂,云雾缭绕;村内的古弄小巷,紫气东来;屋前屋后,绿树掩映,鸭子在这里觅食,小鸟在这里歌唱,行走在这里或者融进地一个个街坊里巷中,徘徊的脚步无论伸向哪里,你就会感觉到那临水而建的住宅,不仅是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联姻,而且契合着一种天人合一的道家文化。

  2、走进浙源,爬满青藤的桥身,仿若是千万根古老的血管在他的身体上游走,在向它输送生命的原浆、提供肌体所需的养分,让它的身体得以健康、快乐、平安;让它的生命得以延续,长寿,伟岸。擎天的古树们,一个个都是冠盖如云,傲视苍穹。它们无视身外的风雨,心地坦然;它们将长长的虬枝伸了出去,各自手挽着手团结在一起,凝聚成浩浩一片绿荫,佑庇脚下的这方热土,无怨无悔。

  3、浙源的村落中,徽式民居的小巷中,有一块镶嵌在每个古老墙上的“削棱麻石”最让我们惊讶。村人告诉我们,这是为了让行走在小巷子里的挑担的人,能够在相遇或者转换扁担时不让墙角碰着扁担。这种“谦让”的美德就在这块“削去棱角”的石头上显示出来了。这里削去了棱角的麻石块闪耀着《道德经》中的“谦受益,满招损”的哲理之光,那光芒将永远照耀这古朴明净的村庄,那光芒也将永远留在当地人民的心中。

  4、浙源乡的这种“清净”是自然达成的,它不需要任何的修炼,它体现着中国道家的最高理想——清净无为,才能够统治这个天下。那么这棵“江南第一樟”不也“清净”了上千年?是的,它不仅净化人的灵魂;也成为”乡愁“的图画;成为游子们心灵的记忆。

  5、走进浙源,特别是在攀登岭脚古驿道时,只见悬崖峭壁处仍有梯级分布的瀑布飞流而下,让我们在冬日里领略到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意境,我将此景用微信告诉朋友,冬天可以来浙源来听泉,引得微友们围观,有人质疑是真的吗?我说,信不信由你,来了,看了,你就知道真假,游了,看了,你就不想走。

  6、走进浙源,半圆形的桥孔,似乎,并未有失丝毫的偏颇,在溪水中与它的倒影叠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轮十五的圆月模样,是那样地娇俏、俊秀,灵巧与妩媚。清亮的溪水跌宕着从山间而来,爬过涧河中由大小不一,形状廻异的块状青石交错而成的巉岩豁口,哗啦啦地唱着山乡的歌谣,钻过明镜似的桥洞,一步三回头,留恋不舍地离去,神情里,仿佛还有着来不及诉说的万语千言,骨鲠在喉头,欲说还休。

  7、我们带着虔诚,揣着憧憬,怀抱一种期盼与美丽相拥的焦然心情,走进了如诗意般清纯的浙源,融入了如画境中的梦幻浙源,细心地去触摸她的每一寸肌肤;真心地去感受她的每一次心跳;倾情地去聆听她的每一句呓语,用浙源那双纯净而又温润的玉手,掸净我沾满浮华的衣襟,还自己一份澄净的天空;涤荡我燥热的灵魂,带领我的内心进入到一种禅意世界,让自己的脚步不再在世俗的路上茫然地游走与痴迷般地盲从。

  8、走进浙源,这里的小河映着白墙灰瓦,假如春天来浙源,桃花、梨花、油菜花竞相开放,缤纷的色彩一定会让你感觉是走进了世外桃园,人间仙境。水从门前过,既方便村民生活用水,又使人居环境充满诗情画意。

  9、浙源的山水,蕴含了许多中国的道家思想。浙源的人,因为这里的山水而至清至纯。浙源,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是著名的“侨乡”“书乡”“茶乡”,也是文化生态旅游的胜地。不仅有虹关徽墨、浙岭古驿道、吴楚分源、千年古塔、明清古宅等胜景,更有金庸祖居、詹天佑故里、周家山养生度假地等胜景文化,期待人们去解读。

  10、书香门第啊,风清花香,漫步在浙源这书乡的村庄,诗礼人家的思绪来不及梳理,我眼前又是一片十里樱花的长廊,还有那长长的桂花路和一眼望不到边的天佑花溪;正在迟疑之际,耳边却仿佛响起了锣鼓吹打声,好象是相逢远方寻祖的族人来访,和我笑容可掬,亲如一家……

  11、走进浙源,我的脚步,总是在有意无意之间跨过了乡民的门槛,走进了他们赖以生息的屋宇,去聆听他们的乡间俚语,享受他们那一份纯真的热情。几句家长里短的闲话;一声温馨的问候;三两杯浓浓的香茶;数捧土得掉渣的花生,让我的身心融化在了察关,留在了水口,我再也难以迈开我游走的脚步。当同伴们呼唤我离去的时候,我的情感,似乎已经与流水和古树们紧紧地黏在了一起,再也分不开了。

  12、当我们无限深情地站在浙源村头的矮墙上,看那从层层叠叠的屋瓦间弥漫而起的炊烟,悠悠地飘散开来,与山峦、林木、马头墙融为一体的时候,我不意看到了村前高坎上的那棵千年古樟。虽然他的身体已然被岁月的河流给掏空了,只剩下了干枯的躯壳,但是,他依然顽强地坚守在他的岗位上,想尽千方百计地葱郁自己,用生命的绿色来证明自己。

  13、浙源的石柱文笔、绵绵群山,多少年来,默默地屹立在岁月的原野,就像那临溪而立的“世天官第”,那古色古香的翰林府“太史第”,外型瓦黛墙粉,角翘檐飞,内在的蕴涵却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默默地,像宗祠旁边的一棵棵古老的樟树那样,窃窃私语,仿佛在向世人荣耀着庐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浸透着代代名人的心血诉说。

  14、许是浙源的水资源丰富,眼下虽是雨水稀少的深冬季节,因为有充沛的水量滋润,这里的空气甘甜而又湿润,成片成垅的油菜吐着嫩绿,好象在村前屋后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非常养眼。浙源之水由东向西绕村而流,清澈的山泉水一眼见底,我们在此旅游省去了矿泉水,渴了,就掬一掌喝,也许是接着地气,水渠里的水竟然有些温。

  15、走进浙源,沿着山崖边陡峭的小路,我来到了云天深处,浙岭头岩壁下的“一线泉”边。听其名,则知其小,观其景,则知其险。一线泉,一线泉,泉流一线,说的是泉水流量小。而崖壁上的“云根”二字,讲的就是泉流所在的位置高耸而险峻,是处在白云生起的地方。可见,在一线泉取水,就是势如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