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小坑秋色醉美文(2)

时间:2021-08-31

  一林霜叶万点红,半入霞彩半画中。乌桕树在皖南山乡本很普通,但它树形美观,观赏性很强。宋代诗人陆游说:“乌桕赤于枫,园林九月中”,还有诗人吴伟业云“传来消息满江乡,乌桕红经十度霜”、“乌桕犹争夕照红”,乌桕红叶,在诗人笔下被渲染得比红枫更美。它曾经是经济作物,我们小时就采过,但近年来各地已日渐稀少,而小坑却能如此保存如此完整,实为罕见,而且这里的地形层层叠叠,更显漫山红叶之壮观。

  后据我们了解,小坑村拥有近千亩茶园,村庄附近的四围皆是茶园,大多栽种于上世纪70年代初,当地一直有在茶树种栽种乌桕传统,一是因为茶树在散射光的条件下生长最好,二则还能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所以当地的茶叶很少有病虫害,价格也比附近地方略高些。当地百姓以林茶收入为主,自然对茶树呵护有加,从不轻易砍伐,自然留下这片“白云红叶一溪诗”诗意。

  一条潺潺的小溪,在仙姑尖山涧,跌落滚爬,飞瀑流泉,从穿村而过,自东向西,村人称之一奇。两岸人家,枕溪而居,“山溪日夜鸣,山色永春秋”,这里上世纪的70年代,曾经遭遇过一场火灾,大多房子毁于一旦,后来重新新建,粉墙黛瓦,土木结构,整齐美观,几乎没有那不伦不类的洋房,所以看去特别舒心。

  “村桥原树似故乡”。村口百年古桥旁的那棵柿子树,特别惹眼。擎天而立,枝干虬劲,此时,秋叶凋零,唯有那一个个红色的柿子,缀满枝头,像红灯笼一般,挂在马头墙上,点亮着这座宁静的小山村。放学归来的孩童,荷锄而归的山民,从树下悠悠而过,“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这样的场景,熟悉而久违,温暖而惬意。寂寥的午夜,我定会常常拿来咀嚼、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