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经典美文(2)

时间:2021-08-31

  篇三:不要生气,要争气

  1

  上学期,儿子学校有跳绳比赛,他很想参加,无奈他的协调能力不够好,刚开始表现得不太理想,但他一直在努力。

  一天晚上,儿子在家练习跳绳,让我帮他计数。突然,他兴奋地说:“成功啦!我终于有资格参加比赛了。哼,让他们嘲笑我,我超过他们了,我比他们厉害!”我对他的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原来,他在学校练习跳绳时,有同学嘲笑他动作难看,说他笨重得像头熊。

  “不管他们怎么笑,我都不生气,生气没用,既不能提高成绩,心里还不舒服。我要争气,暗地里用功,将他们远远地甩在后面,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看着儿子自信的脸,我冲他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一段时间的勤学苦练,儿子的跳绳水平突飞猛进,最后居然夺得了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如果他当时对别人的嘲笑耿耿于怀,大动肝火,就无法静心练习,更别提有资格参加比赛取得好成绩了。

  我欣慰于儿子的成长进步,也想起了两年前的一件事。那次语文测验,儿子只得了七十几分,这对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他来说,简直是“沉重打击”。那些平时比他成绩差的同学分数都比他高,他们围着他,幸灾乐祸地调侃,他气得脸通红,眼泪都快下来了。

  回家后,他拿出试卷指给我看,气呼呼地说:“好几个地方老师都批错了,多扣了十几分,害得同学们嘲笑我。”说着,委屈地哭了起来。

  我摸摸他的头,安慰道:“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只要你已经掌握就行了,是金子迟早会发光。对于别人的嘲笑,更加没必要生气,生气不仅伤心伤身,还浪费时间。有功夫生气,还不如为自己争口气,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

  此后,我很少见到儿子生气了,他变得越来越沉稳、优秀。他还将这句话当作了自己的座右铭:不要生气,要争气。

  2

  其实,我也是在经历过无数摸爬滚打挫折受伤后才总结出这样的感悟。

  我小时候,有一天,校长找我去办公室录音,我很高兴地去了。结果,他让我帮班上的一个女同学以她的口吻录宣传语,相当于自我介绍,因为学校提名她为三好学生,但她的普通话不够好。

  我得知真相后非常气愤,恨不得转身离开,但因为惧怕校长的权威,只得强忍着委屈,录了那段宣传语。

  我憋着眼泪离开了办公室,心里却在默默发誓:我一定要争气,努力成为自己的主角,而不是别人的替身。

  我从此刻苦学习,直至考上大学。长大后,我才发现那件事其实也没什么,校长也并非恶意,只是当时我幼小的心灵还没那么豁达,但幸亏我没有气急败坏,而是凭借一股不服输的勇气,激励自己争气、努力,才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反过来想,我是不是更应该感激那个小小的插曲呢?

  3

  我有一位朋友小C,毕业后在一家公司服务多年,她兢兢业业,极负责任,深得上下同仁喜欢,她也很珍惜这份工作,打算一直做下去。可就在她平步青云之际,公司新来了一位同事H,是老板的亲戚,此人没有多少真才实学,但巧舌如簧,擅长搬弄是非。

  小C为人和善,对H敬而远之,不与之计较冲突。但H却得寸进尺,嫉妒小C的好人缘,故意找她的茬,三番五次设计陷害她,让她吃了不少亏。

  小C十分苦闷,要好的同事为她抱不平,建议她以牙还牙,与H撕破脸皮,让H也出出洋相。小C很为难,隐忍善良的她做不出那样的事。在那段极度难熬的日子里,她鼓励自己要坚强,要争气。她决定用提升自己来化解痛苦,她报了夜校,书海泛舟,一年后,拿到了一个含金量极高的专业资格证。

  凭借这个敲门砖,她进了一家人人艳羡的世界五百强公司,令同事们尤其是那个H瞠目结舌。

  雨过天晴,小C说,当时她也非常憋屈难受,她也想指着H的鼻子破口大骂,她也想跑到老板那里去诉说委屈。但她知道,生气没用,告状没用,只会自毁形象,让自己越来越糟糕,前途越来越黯淡。

  回头想想,她甚至感谢命运将H这样的人安排到她身边。之前,她太过顺利,这个挫折无疑是上天对她的考验,幸好她经受住了,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人的一生,多多少少都会经历一些挫折,也会有低潮情绪。评判一个人的情商高低,善于控制情绪,肯定是其中的重要一条。当一个人处于逆境或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时,能够控制住情绪,不生气,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时度势,发奋图强,提高自身实力,方为上策。

  自己强大了,才不会惧怕无法预期的风雨,才能越飞越高,领略更精彩的风景。

  篇四:吃苦的年纪,就别选择安逸

  1

  信息爆炸的时代里,不论我们想或不想,总有一些让我们羡慕的人与事,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手机或电脑的屏幕里。谁是世界首富,谁入了福布斯排行榜,谁是新上榜的年轻精英,我们一清二楚,而对于他们所吃过的苦,我们则大多不清不楚。

  马云能赚钱,也会赚钱。他的赚钱能力中,藏着他曾经吃过的所有苦。

  他曾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亲力亲为查找数据、分析数据;他用三天看了几十万字的资料,逼迫自己成为一个懂行的行家;他坐大巴车去谈项目争取客户,在卧铺上发邮件,车上的乘客几乎都已睡去;他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独自在异乡为一个订单努力。

  有人说,他赚的钱比谁都多,因为他吃过的苦比谁都多。

  他说,“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没有人强迫我们在本应吃苦的年纪尝遍人间甘苦,只是苦难本就会常常不期而至,苦尽才能甘来。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一点苦都不肯吃的人,永远不可能发出光芒。

  2

  偶尔也会羡慕没有什么名气、已经长大成人的“邻居家的孩子”。同样朝九晚五,互联网人出入写字楼、咖啡厅,拿着让人眼红的薪水;投行人开着豪车,随手签好几百万的合同……几乎同样的年纪,他们却过着许多人羡慕的生活,完成了大多数人日思夜想想要实现的梦想——赚很多钱,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鲜衣怒马,快意人生。

  前几天,邻居得知我们公司招聘图书编辑,托我妈把她家女儿的简历给了我一份。我看完给她打电话说,阿姨,我们公司这次招聘编辑要有经验的,您女儿刚毕业,可能不太合适。

  邻居阿姨马上说,我闺女在审计公司实习过。那段时间天天加班,可辛苦啦。我把简历给你,就是想帮她找一份离家近、不那么辛苦的活。不是你们公司也行,只要不那么累就行。

  我说:“阿姨,真对不起,恐怕没有不那么累的工作。”

  适合毕业生的工作,大多需要吃苦。打杂是苦,加班是苦,处理不好职场关系也是苦。但职场菜鸟的未来就藏在这一点一滴的苦里,这是我们成长的阵痛,非得经历过了,才能体会到成长的快感,得到赚更多钱的机会。

  你为自己设置了一条很低的吃苦底线,就不要去羡慕别人快意生活的极限。

  或许曾经我们都不够狠心,不舍得让自己吃很多很多的苦,以至于常常后悔为什么当时不努力一点。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但退一步说,吃苦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3

  蔡康永说:“苦味存在,是为了帮助我们下次趋吉避凶,不是每餐拿来给我们下饭的。”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不过是吃了一次苦头,长了一些经验,然后才能知道怎样可以又快又好地办成一件事情。

  日本作家东野圭吾决定辞职写作后,无论什么选题都肯写。写了十年,吃了十年的苦,才成为“现象级”作家。

  演员范冰冰也曾在微博发过一张脖子受伤的照片,说“时间夺去了我们轻狂的眼神,却给了我们嘴角上扬的资本”。

  公司附近有一对50多岁的夫妻,风雨无阻卖了十年烧饼。两人每天早上五点起床生火炉,六点出摊开始卖烧饼,站十多个小时,卖两百多个烧饼。日复一日地吃苦,攒下的钱可以在老家盖一栋小洋楼,过上当地人羡慕的生活。

  大家都一样,吃过苦,才更能体会苦尽甘来的意味。何况正拥有大好年华和无限可能的你,吃一点苦,又有什么呢?

  春蚕吐丝,破茧成蝶;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前方的路埋伏了许许多多的苦,看起来崎岖不平,只要我们肯撑过艰难的那一段,就一定会比站在原地的自己更加强大。

【一生必读的经典美文】相关文章:

1.一生必读的60部名著

2.独处的经典美文

3.何为经典美文

4.《海》经典美文

5.伤感的经典美文

6.经典美文:金秋

7.伤感经典美文

8.经典美文: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