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的美文(2)

时间:2021-08-31

  【14】

  习惯是害死人的东西,它像一根无形的链条锁住了我们健全的心灵,使我们绝大多数人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两眼茫然,不知所措,甚而不敢逾越雷池一步;而那些敢于摒弃习惯的人们,他们往往以强者的'脚步,不管世俗的偏见,去挣脱掉那无形的锁链,因而成为了拥有金钱与地位、名望与成就的成功人士,这样就造成了为什么多数的人变得贫穷、平庸与平凡,而少数人变得富贵与不凡的真正原因。这一切的缘由,当与智慧与学识、聪明与愚蠢、识字与不识字等等因素无关。惟有挣脱习惯的无形锁链,你也可以成为生活的强者。

  【15】

  一个男孩为追求一个女孩,被老师与同学肆意嘲笑,但他却不为之所动,面对他自己最多只能读上高职的成绩,他尾随喜爱女孩的脚步,不断发奋图强,先后考上了国内一流的名牌大学,继而出国深造,最终学有所成回国报效祖国,在国内一所著名大学任教,而女孩却因出国后的婚姻变故,在第十九年与他联系,请男孩帮她在国内某大学谋取到了教授职位,还以一箱年复一年的情书,以及女孩当年的模范生表现,促使他不懈努力,最终以全校倒数第一名的成绩,锐意进取,创造出了如今的著名教授地位,不然没有她就没有他今天的一切的话语,打动了她的心灵,成就了两人的姻缘。这,就是战胜自我,突破精神生活羁绊的成功范例,不失为我们值得借鉴的一个典型。

  【16】

  理想是虚幻的,现实是实在的。但实在的现实却是残酷的,是害人的东西,因它的存在,而让羁绊与奴役,苍白与无赖,束缚与停滞,在将我们置入万劫不复的根源;而理想虽说它虚幻,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想象,又让我们陷入不知所措的地步,而退入现实的桎梏,最终一事无成,终成平庸无能之辈。只有那些有识之士,他们敢于站立时代的潮头,树立起远大理想,像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方能有所建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17】

  人要做喜欢做的东西,因为喜欢才有行动的精神动力。而且只有在这种精神动力诱导下,才会爆发出不凡的智慧和聪明才智,才能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勇于钻研,奋力拚搏,继而创造出连自己都不能相信的成就。所以,对于学生教育与社会任用人才,我们也应敢于发掘出他们的这种特殊超凡魅力,不要将其限制在约束的习惯思维之下,学生与人才也才有可能成为有用之才,而不成为无用之才或庸才、蠢才。

  【18】

  那种时时刻刻将“为国为民,报效祖国,为国争光,为民争利”挂在嘴上的人,不啻是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其内心与灵魂深处,都肯定是肮脏龌龊的阴险小人,不然他(她)们怎会用如此高谈阔论粉饰自己,以免让普天之下的人们看穿他(她)们的丑恶嘴脸与卑劣行径。

  【19】

  儿女的身份奠定了在其父母中的索取永远大于奉献的特殊地位,因此,那种自诩为“我是祖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和人民”腔调的人,矫情得让人全身起鸡皮疙瘩,其真实用意方是希望祖国人民相信他(她)的鬼话,用不断的奉献去戴红他(她)的顶子,掩盖他(她)欲盖弥彰的丑恶嘴脸,实现他(她)愚国愚民的邪恶政策,而他(她)方能不断地捞取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其它能够想象得到或不能想象的所有资本,达到他(她)名垂青史、彪炳千秋的最终目的。

  【20】

  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不是同质的关系,而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它们二者肯定不可能达到天然契合,或趋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若有,也仅是凤毛麟角般地人间少有,天上少闻。真正的现实应是:精神生活充实的人,不一定物质生活丰富多彩;而物质生活优越的人,精神生活也不一定绚丽多姿。这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是不可以嫁接的现实存在。所以对于我们人类,惟一的办法当是遵从而不可能超越,若要使二者达到和谐统一,那就只有上天堂与玉皇大帝探讨,方能达此目的,不然,就只能是痴心妄想,痴人说梦了。

  【21】

  男人是理性动物,女人是感性动物。男人的理性在于男人是有目的地做任何事情,少有凭感情去参与社会的现实。而女人的感性往往是全凭一腔感情的细腻,妄图有感情的夹带来实现某种意愿。正如常人与艺术家的不一样,就在于常人将理性置于绝对的地位,而使自己平庸而俗不可耐;艺术家却恰恰相反,他(她)们却以做梦与做事一样进行的感性来从事日常工作与生活,这样就将自己置于追求、追求、再追求,拚搏、拚搏、再拚搏的领地,最终建树颇多,达到常人不可能企及的目标。

  【23】

  一个人没有物质生活不行,没有精神生活更不行。那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想法,往往存在于我们的日常周遭,让阿Q式的人物到处都是,几乎充斥在了地球的各个角落,不分国界疆域,不分种族人种,不分贫富贵贱,这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现实。还是让我们架构起精神生活的窗口,融物质生活于滚滚红尘,那么,就能树立心性健康的人格,达到追求人生幸福快乐的大本大源。

  【23】

  人还是糊涂一点最好,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实在太多。郑板桥的“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的人生观,让他在强权与黑暗混为一体的社会得以保全。毕竟,再聪明的人,也要让别人也聪明一点,不然,你自己已聪明绝顶,还有谁敢与你为伍,成为你的板上丁、砧上肉呢?

  【24】

  虚假就是虚假,真实就是真实。可现实却是真实成为虚假,虚假反而变成现实,不然社会上怎有假冒伪劣充斥,歪风邪气盛行,正义遭到挫败,恶俗成为流行的现象出现,而让我们许多人都搞不清楚是活在人间还是活在地狱。

  【25】

  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是男盗女娼。假话说一千遍,就变成真理。那些经常说假话,做假事的人,许多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真的自己还是假的自己,是活在现实还是活在梦中,有时思想起来,这样的人,还真是我们这个社会与时代的悲哀。

  【26】  存在与合理本身不能牵扯在一起,但行走红尘,却是常常视存在为合理,视不存在为不合理。那种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社会现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不可恕的主弦律,不然国家怎会提出“和谐社会”的法制与德治相契合的理念,这是符合整个中华民族发展方向的根本方针,我们必须坚决执行,严格照办。

  【27】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没有看到的也不一定是虚幻的。如同你看各种表演,魔术的精神生活,可虚假得让你视为真实;而气功的表演,却让你将真实视为虚假。所以我们在社会上行走,千万要牢记自己的原则,不要失之桑葚,得之埃尘也。

【关于精神生活的美文】相关文章:

1.关于生活的美文

2.关于低碳生活的美文

3.关于生活的文章美文

4.关于生活的理解美文

5.与生活的美文

6.山的精神美文

7.关于诗意生活的美文

8.关于感悟生活的美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