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对孩子脱口而出的话(2)

时间:2021-08-31

  “别采花,否则会把警察给招来的!”这么说等于告诉他,警察不在公园的时候,就可以摘花。

  或者可以这样说:“你看,如果把花摘了,它就不好看,不完整了,宝宝懂得什么是漂亮的,什么是完整的,什么是完美的,对吗?咱们留着不摘,好不好?”

  不要说:“听话!别把柜子弄乱,你怎么就不听话呢?不听我话我不理你了!弄得乱七八糟,你爸爸回来修理你!”

  也许可以给孩子一个自己的柜子,放自己的玩具,告诉孩子玩过后要整理好,别人的柜子未经允许不能动。也不要说:“要是让人看见/ 抓住了,多丢人哪!”

  不该做的事情不是因为“怕丢人”而是因为事情本身不正确。

  小结

  用“人治”的手段去惩罚,会让孩子从小到大都认为,不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留给成年人去做好了。

  道德感的本质根源在于儿童天生的秩序感,但如果成年人把儿童对标准的认知变成跟随成年人的期待,孩子的个人意志得不到尊重,纪律和秩序感都是别人(爸爸、老师、班长、领导、警察等)强加给他们的,而不是自觉自发建立起来的,纪律就变成是在有人管束的情况下不得不遵守,不是发自内心领会和顺从的规则。

  维护孩子的幸福感

  不要说:“我要丢掉你了,让狼来把你叼走!”

  “你再不老实,护士就来给你打针了。”

  “你再哭,保安叔叔就来抓你了。”

  “你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不要说:“ 你爸爸不要我们了。”“如果爸爸和妈妈离婚,你跟谁?”

  尽量别在孩子面前吵架,如果吵架了,让孩子看见你们和好,传递给他一个信息“别担心,爸爸妈妈还是一样爱对方的,”让他有足够安全感。  如果父母决定离婚,别让孩子选择父母,或是利用孩子作为夫妻对峙的工具,这对孩子来说是残忍的。父亲能替孩子们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爱并且忠诚于他们的母亲。如果实在做不到,也别让孩子见识大人间的争吵,平静平和地和他们述说事实:“爸爸妈妈由于一些原因不能住一起了,但是我们都永远爱你,一直爱你。”

  小结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依次建立两个幸福感,首要幸福感(primary happiness)和次要幸福感(secondary)。首要幸福感是指孩子对自己的爱的完全确认,坚信有人永远无条件地爱自己。建立了首要幸福感,孩子就不需要随时在父母身边才能感觉到爱,开始走向独立。次要幸福感,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获取的快乐:游戏、学习、新获得一项技能、得到新玩具、得到一件新衣服等。

  吓唬孩子,导致他害怕,影响独立性的形成——只是为了他更“乖”、更“听话”,更易于受你控制,于他的成长有什么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