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们梦想做王菲,只不过最后都成了伊能静的励志故事(2)

时间:2021-08-31

王菲如斯伊人,绝世而独立。

  反观伊能静,就是那个一直很努力,一直希望能成为学霸的人。小时候看卫视中文台,经常会播伊能静《红颜美人多薄命》的MTV,我妈每次看到她就很烦,和我说:“这人太做作了。”我说为什么呢?我妈说:“长得那么一般,顶多是可爱吧,还觉得自己是倾国倾城的美女,太没有自知之明了。”我妈从来就是那么犀利,也给我打击得够呛,因为我觉得我也顶多算是可爱吧,但是自我感觉还挺良好的,原来在别人眼里就成了“丑人多作怪”了。

  当时我还在上小学六年级,相处得好的几个女生都特别喜欢伊能静,她的贴纸贴满了笔记本,歌词都一首首抄进去,模仿她说话的语气和穿衣打扮。现在想来我那几个朋友跟我一样,也是普通人一个,但是普通人也有追求美丽的权利啊,所以先天条件一般,但是打扮的甜美可爱的伊能静就成了学习的榜样。但是她们和自己的偶像犯了一样的错误,就是太刻意了。

  王菲是那种让你觉得完全超出了审美观念的好看,因为个人魅力太强。伊能静则太重视自己的外貌,重视到别人看着她都觉得累的地步。我之前说过,真正的美女是“美而不自知”的,坦然地看待自己的容貌,因为她非常自信。但是这只有真正的天生丽质的大美人或者心理素质过硬的人才能做到,而我自认为和伊能静一样,都做不到,我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这份在意,落到别人眼中就变成了做作。

  “做作”的评价始终如影随形地伴随着伊能静,不仅在形象上,也在事业上。她的歌路很窄,当初作为“飞鹰三姝”出道的时候,公司力捧的也不是她,而是方文琳和裘海正。她只能选择努力地突破着自己,以保证不被公司和市场所抛弃,从日系忧郁少女到童话公主风,再到旧上海百乐门舞女造型,她一直在尝试不同的风格,唯独好像忘记了自己是谁。

  我还清晰的记得,大概是97、98年的时候,伊能静参加过国内一个什么奖的颁奖仪式,她穿着艳俗的紫色舞女装,在台上又蹦又跳地唱《说不出的快活》这首歌:“你看我我看你|你看我几时我有这么高兴过|你看我我看你|你看我几时我有这么得意过”,台下是一片面无表情的老艺术家们,气氛一片尴尬。当时我很心酸,因为我想起了自己,想到了无数次类似的经历。曾经我准备了很久在台上唱一首歌,下台之后心情忐忑地问别人的感受,结果我心仪的男孩子满不在乎地说:“你唱歌声音跟男生差不多一样粗啊!”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你努力了也未必能改变什么,反而落在别人眼里只是做作和尴尬。愿世界给失败以宽容,给失败者以温情——只是理想主义者最不切实际的幻梦。人们总是跪舔强者,因为那是遥不可及的高度,人们又总是肆无忌惮地嘲笑弱者,因为他们知道那是和他们一样的人,伸出手就能给拉下来。对于和自己一个世界的人,人们总是准备了最多的鄙夷。因为觉得那些不安于弱者的命运,还想要去改变的人十分碍眼。塞缪尔·贝克特说:“再试,再失败,更好地失败。”这也许可以作为伊能静这一生最好的写照,也许,是她也别无选择。

  王菲在对待爱情上,真是“永远的高中女生”,有人认为她跟着窦唯住胡同,去公共厕所倒痰盂的举动是“能屈能伸”,是“委屈”,可是在我看来,这也是她恣意的性情表现。我愿意的话我可以给你倒痰盂,我不愿意的话立马跟你说拜拜。别人的婚姻会考虑和顾忌很多因素,儿女、财产、事业、名声等等,她至始至终考虑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爱不爱了。这就是高中女生的爱情态度,我才不要想成人世界那些复杂的事情,我要的,只是爱。我们感同身受,因为走入社会之前我们也是这么简单地对待爱情,可是现在的我们,再也不会了。

  伊能静的爱情始终很狼狈。从初恋男友到庾澄庆,她一直是隐忍、付出而又不被认可和重视的那个人,她就是为了这样的爱情奋不顾身。在破碎家庭长大,把事业和金钱看得都很重的她,可是她居然为了爱情放弃了事业上一飞冲天的机会。她在《爱的练习本》一书中说,侯孝贤找她拍《悲情城市》,她竟然因为男友酒后性情大发的一通“我需要你”的电话,她就立即放下工作,从台湾飞往香港。结果苦等之后对方却一直没出现,令她十分绝望。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惹怒了导演侯孝贤,惨遭《悲情城市》换角。

  从18岁开始和庾澄庆在一起,因为门不当户不对,长久以来不被男方的家人和朋友圈理解。爱情长跑14年之后,在洛杉矶注册结婚。除了庾家妈妈、姐姐,没有半个伊能静家人在场,甚至没有结婚戒指。就算是在倾诉她对哈林爱意的《生死遗言》一书里,她的委屈也是清晰可见。可是我们有太多的人(尤其是女人)把自己活成这样了,像王菲那样的爱情观在我们看来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我们守着那个明知道各方面都不是很适合自己的人,却始终舍不得放手。我们会天真的以为,隐忍、牺牲和付出能够换回一段梦寐以求的婚姻,以为终有一天那个人可以回头,发现一直在背后看着他的自己。

  我们以为王菲的爱情观不现实,其实,伊能静的爱情观更不现实,可是却长久地被人们所误解了。如果她有王菲一半的清醒,就不会死守着没有希望和未来的那段感情不放,又忍不住去别处寻觅温暖,最后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可是这样的患得患失、摇摆不定的心态我们在婚内婚外也是有的,谁能保证身心一辈子从一而终?只不过她是公众人物,她的所有行为都会被无限放大,成为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的道德问题。

  但是我依然尊重伊能静,而且是越来越尊重了,我在这里不想用喜欢这个词,因为这个词不够理性,我要用尊重,因为我可以不喜欢她,可以不理解她,但是我尊重她的坚持,尊重她的做作。

  因为我算是明白了,只要是社会人,谁不做作?谁不想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好一些?只是有的人天生演技好,后天情商高,将自己的目的隐藏的很好,才会给你以自然而然的错觉。我特别讨厌“唯目的论”的观点,在这些人看来,只要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有个人目的,就是要被唾弃的。所以公知被骂了,因为觉得他们的目的是要出名;袁厉害、张晶、唐慧被骂了,因为觉得他们的目的是又要钱又要名。可是小朋友们啊,在这个社会,每个人做事都有他的目的,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社会大众。如果你天真的以为开国领袖们是为了实现英特纳雄特尔就把脑袋别在腰带上去闹革命,那你还是去看《喜洋洋和灰太狼》吧,这篇文章不适合你。

  我不在乎目的,我只在乎过程和结果。对于一点都不关心政治却去骂公知多管闲事的年轻人,我很想问他的爸妈怎么当初没把他射在墙上。中国这一代人对政治的无知无觉和麻木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所以如果公知的呐喊和唐慧等人的行为哪怕是能够唤起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能让这个社会哪怕是前进一小步,我觉得都是值得尊重的,如果他们从中获得了名利,那也是他们应得的。

  所以,如果你觉得伊能静声援南周,和夏俊峰的妻子张晶结为姐妹关心她和孩子的生活是作秀,是搏出位的话。我想告诉你的是,你大可以也去秀秀看,你就知道在中国碰触这条高压线的代价有多大了。想红,想出名,有的是比这个更好的方法。再换种说法,在千万条选择搏出位的道路上,伊能静选择了这条路,尽管依然做作,但也是她接近内心的选择。

  她依然在写作,尽管还是跳不出小女人细腻敏感的范畴;她依然在各种烂片里打酱油,尽管还是很刻意地在乎自己美不美……她也许永远都做不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学霸,但是她依然相信爱情,关心他人和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事。她努力地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这就够了。伊能静终于还是追到了自己的幸福

  也许你无奈的发现,一开始我们都梦想做王菲那样的人,可是最后我们都成了伊能静那样的人。但是我要在这里说,这没有什么好遗憾的,王菲的完美只能作为念想而存在,跟假的似的,千万别学,否则容易伤着自己;要学就学伊能静,因为她的经历和挣扎才是真正的人生。

  是啊,像伊能静这样,有过错,有错过,但在过错和错过之后,却永远选择收拾好心情再出发,这才更能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才对我们有着更强大的现实意义。王菲的人生,因为不可复制的完美,只能供人们顶礼膜拜,而缺乏足够的参考价值。  所以,试着给现实的自己一点尊重吧,毕竟,她也在努力地变得更好,虽然还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好。

  特意找出来王菲的这首《容易受伤的女人》MV。不管怎么说,女人把自己爱护好了,才是王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