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述恒的文学梦励志人物故事(2)

时间:2021-08-31

  坎坷是人生的财富

  周述恒的老家,在四川一个落后的山村。像大多数农村孩子一样,周述恒很早便开始帮助家里做农活——放牛、插秧、收水稻,但从小学到中学,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甚至全校名列前茅,常排在年级前十名。刻苦是一个方面,他还天生聪慧,对未来充满自信。如果没有后来的家庭变故,他的人生或许应该是另外一个样子:考入更好的中学,走出大山进入大学,然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1994年,周述恒15岁。在一场邻里纠纷中,他的母亲不幸遇害。带着丧母之痛和改变命运的期盼,周述恒走出深山,千里迢迢来到福州,投靠打工的堂姐。

  打工生活的艰辛,远远超出尚未成年的周述恒的预想。儿时所有对于城市的美好想象,在他拥有第一份工作时就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那是一家污染严重的塑料厂的杂工,周述恒每天的工作就是用香蕉水擦掉塑料桶上的污渍。在阴暗狭小的厂房里,在没有任何劳动防护的措施下,每天工作12小时,月薪120元。第一个月,他不仅没拿到工钱,按工厂规定还倒欠80元。更痛苦的是,年纪不大的他很快患上了“职业病”——急性哮喘,发作最严重的时候,难受得他在路边打滚。

  从那时起的十多年打工生涯,周述恒换过多少工作,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最艰难时他蹬过三轮车、摆过地摊,他也学会了如何躲避城管,比如被抓后把货物给他们,只要不反抗就不会挨打。

  2000年,周述恒失业半年,与七八个工友合租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里。炎炎夏日,他骑着40元钱买来的旧自行车,走遍福州大街小巷找工作。胳膊上的皮都被晒脱了,他甚至连一份只管吃住不发工资的工作都没找到。

  打工13年,周述恒在反复进厂、出厂中生存,有的工厂拖欠工资,不拖欠工资的又赚不到钱。“也许这就是我们这个群体的悲哀吧,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考虑该如何填饱自己的肚子。”周述恒说。

  后来,在一位好心人的帮助下,周述恒到一家涂料公司做业务员,才慢慢过上比较稳定的生活,也学会了使用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