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3厘米海阔天空励志人物故事(2)

时间:2021-08-31

  几个月后,当陈善平将产品运到日本时,因为这些干货完全符合要求,日本商人竟然每斤出人民币50多元的高价。从此,华盛水产几乎被所有日本的消费者所知晓。

  声名既是滚滚财源,但也是巨大压力。那些日子,陈善平就被一笔笔合同压得喘不过气来。为了按时交货,他让渔民尽可能多捕捞。然而,一天,有一位渔民却和他吵了一架。

  本来该收网了,可又来了一大群丁香鱼,这位渔民于是又下了一网。没想到多捕了鱼却错过了加工的最佳时间,结果先前捕捞的一网鱼变质了,渔民损失了一万多元。陈善平似乎比对方更心疼,他抱怨渔民没有把握好时间。渔民损失了,反而被埋怨,没好气地说:“我不就是想多捕点?你要是真有本事,就该把工厂搬到海上去!”

  虽说是一句赌气的话,却深深触动了陈善平的神经:“对啊,鱼是活的,捕鱼船是活的,为什么自己的工厂偏偏是死的?拆掉工厂,把厂子办到海上,鱼捕到哪里,工厂就移到哪里。”

  想到就干,陈善平投资5600万元,这一想法就变成了现实。当陈善平为之取名的“华盛渔加一号”下水试航时,第二天,亚洲最大的水产专业报《日本水产日报》在头版的位置上做了题为《世界第一艘海上加工船建成》的报道,并惊呼:“中国温州一家民营企业,把来自日本的加工设备搬到了船上,这是全球水产干制品海上加工的一大创举!”还不无感叹说,“日本人为之奋斗了数十年、几代人的梦想,让中国这家小企业实现了,我们输了。”

  其实,船上比岛上的工厂多了2条加工生产线,除了一些零部件是从日本购买的,核心组件却是陈善平组织国内专家自造的,这样就节省了近一半的造价,而且自制的设备实用性更强,更先进。  有了这个海上“巨无霸”,捕捞出来的丁香鱼、毛虾,只需要27分钟,就变成了直接能吃的美味佳肴。因其生产过程完全在全自动流水线上完成,并不经过人的手碰触,没有任何污染。

  2011年,华盛水产的净利润已突破1亿元,2012年可望达到1。4亿元。为了满足市场需求,陈善平正筹备打造“华盛渔加二号”。

  陈善平的“即捞即加工”、“纯绿色食品”丁香鱼、毛虾,正引领着时尚,成为世界最抢手的食品。

  只越过3厘米,便让世界的水产食品一片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