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留学生修古书年赚200万的创业故事(2)

时间:2021-08-31

开启古籍修复事业

  刘婷婷经手的书有半人高一本的1890到1899年机械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手绘细节精密严谨,画错一笔就要从头来过;有年久失修的牛皮封面古籍,手一碰皮革哗啦啦掉一地;还有标注“机密”的各种文件……她印象最深的是一页微微发黄的善本,红色朱砂标注的句读依然清晰可见,出自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典》,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图书8000余种,内容包罗万象,非常珍贵。用教授的话说,这里的不少古籍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拿到纽约拍卖场,随便一本就能拍出百万美元的价格。

  一次,一位华人收藏家孙先生把刘婷婷请到家里,让她帮自己修复几本略有残破的古籍。这对刘婷婷来说只是举手之劳,没想到收工后对方竟给她2000美元的报酬。刘婷婷吃惊之余,还了解到近5年来,在国内市场上古籍文献的价格一路飙升,不少藏品价格都翻了5到10倍。一幅郑板桥遗墨《五经手读》拍价550万元,宋代张即之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更是拍出了887万元的天价。

  临走时,孙先生告诉刘婷婷,美国及欧洲有很多私人收藏家和博物馆,不少古籍因年代久远都需要修复,可是又很难请到真正“修旧如旧”的高手。如果刘婷婷将来能开一个自己的工作室,不仅能给许多收藏家帮忙,自己也会有不错的收入。听了这话,刘婷婷不禁跃跃欲试。

  2013年,刘婷婷大学毕业后,在富人聚居的纽约长岛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她信心满满地以为在美国喜欢古籍文献的私人收藏家很多,包括官方一些博物馆的古籍文献都急需“抢救”,而从事古籍修复师这一职业的人又非常少,自己的业务肯定会应接不暇。没想到1个多月过去,她竟连一单生意都没接到,她雇来的那位白人美女助手莉莎,因整天无所事事都显得坐立不安。“这到底因为什么?”刘婷婷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莉莎的一句话点醒了刘婷婷:“那些富豪收藏的古籍文献都很值钱的,如此珍贵的东西,人家怎么敢随便让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人去修复,万一搞得一团糟怎么办?这代价未免太大了!”

  怪不得没生意,原来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刘婷婷恍然大悟,立即着手寻找解决方案。她想到自己曾帮助修复古书的那位孙先生,他在纽约收藏界应该认识不少人,如果通过此人介绍,应该能够联系到相关业务。果然,孙先生了解到刘婷婷的创业遭遇后非常同情,马上就热心地给她介绍了一些收藏界的朋友,其中既有美国人,也有在美国定居的其他国家的收藏爱好者。

  刘婷婷印象最深的,是她接待的第一个客户萨利特先生。这位40多岁的犹太人平时做钻石加工和销售生意。那天,孙先生亲自驾车带着刘婷婷去拜访他,在一栋古色古香的花园式别墅里摆满了各种古董,就连墙上挂着的几幅欧洲名画,都是真品。孙先生向萨利特介绍刘婷婷的个人情况时还幽默地说:“您别看她如此年轻,她的专业技术比一些从业多年的大师还厉害呢!”对方轻轻摇了摇头,不大相信。这时,刘婷婷赶紧向对方介绍自己曾经修复过的珍贵古籍,没想到这一招挺灵。萨利特听着听着,转变了态度,当场答应请她帮助修复古书。

  经过刘婷婷近2个月如绣花般细致的修复,这些原本千疮百孔的书页面目一新,并且很难看出修补痕迹,浑然天成。那位客户简直惊呆了,后来付给刘婷婷3万美元的报酬。初战告捷,刘婷婷的事业也从此开始出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