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孩子适合听的中秋节的传说故事(2)

时间:2021-08-31

  不同年代的高明人,儿时有不同的中秋故事

  关于中秋节的记忆,相信每个年代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和回忆。 在这个团圆的节日来临之际,小编专门采访了不同年代成长起来的高明市民,听他们讲述儿时记忆中不一样的中秋滋味……

  60年代:

  荷城街道江湾社区梁家村的梁强波,出生于1962年12月,他的童年正赶上物资匮乏的上世纪60年代。梁强波话,那时候,农村的日子过得苦,家里有点钱都买了生活必需品,中秋月饼是奢侈品,并不是家家都能吃上的。童年时代的中秋节,他最盼望吃上一小块五仁月饼,里面包裹的冰糖和青红丝,溢满了各种滋味儿,至今仍让他回味无穷。

  梁强波告诉小编,在粮食定量供应、买米买肉要凭票的六十年代, 百姓饮食还是非常简单,以素食为主,鱼都是生产队集体耕养的,节日才舍得捕鱼让大家分享。在他的记忆中,童年时代的中秋节,除了渴望吃月饼,还有念想就是早上吃一顿新鲜、美味的鱼粥。

  “我们中秋早上是好隆重的,中秋之后才开始有鱼吃,生产队捕鱼,人们天光6点钟左右就排队去拿鱼,家里的女人就煲好粥,男人拿鱼回来就起鱼肉,吃鱼生,忙碌并快乐着。”

  梁强波回忆,儿时,最深刻的中秋节记忆便是兄弟姐妹4人坐在院子里一起赏月,听长辈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到了十四、无岁的时候,他和弟弟会在长辈的示意下,轮流拿着盛满清水的脸盘观赏天空中又大又圆的月亮,懵懵懂懂中,仿佛真的看到了长得像嫦娥一样美丽的未来妻子的影子。长大后,他们才知道,那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你也许不知道的中秋故事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就从月亮开始说起。

  月亮上有一个长袖善舞的美女嫦娥,这是人们关于月亮的最著名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