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励志故事(3)

时间:2021-08-31

  张献忠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十分注意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每攻下一座城镇,他都命令起义军释放狱中的囚徒,散发府库的钱财赈济穷苦百姓。在湖广地区,张献忠提出了“三年免征”钱粮,“一人不杀”的政策。在武陵(今湖南常德),他还针对明朝后期大官僚、大地主兼并土地严重的现象实行“霸占土田,查还小民”的措施、这些都赢得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张献忠的队伍军纪也很好。张献忠的部队不掠夺百姓,甚至很少入民房居住,晚上就在布帐篷里安营。即使进入城市也是这样。这同纵兵大掠的官军形成鲜明的对比。许多地方的农民听说张献忠的军队要来,立即“焚香杀牛摆酒迎接”。封建史书也不得不承认,人民“喜于从贼”。穷苦人民更是纷纷参加起义军。仅麻城一地,就有五万多人参军。军民关系好,这是张献忠队伍不断壮大的重要原因。

  1639年,张献忠在谷城重举义旗,大败明军左良玉的部队,死者上万。张献忠一时成为农民军里最强的力量。明朝崇祯皇帝不得不派兵部尚书杨嗣昌出京镇压。张献忠进军迅速,方向不定,弄得明军昏头转向,疲惫不堪。农民军接连取得黄陵城大捷、襄阳大捷,再次粉碎了明朝的围剿。在襄阳城,农民军杀死了明襄王朱翊铭。张献忠在杀朱诩铭时对他说:“我要杀杨嗣昌,杨嗣昌离这儿很远。现在我借你的头,杨嗣昌将以藩王遇害而伏法。”明朝规定,藩王遇难,领兵的统帅和地方的督抚都要判死罪。刚好这时李自成攻陷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明朝连损两个藩王,统兵元帅杨嗣昌只得在沙市服毒自杀。从此,明王朝对农民军只能采取被动的守势。到1643年,张献忠攻入湖广省的首府武昌城。接着,张献忠义接连攻下许多州郡。取得了今天的湖南、江西两省的大部分地区。1644年,又流动作战进入四川。不到一年的时间农民军就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地区。这年11月,张献忠在成都正式建立政权,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张献忠称大西王。大西政权仿照明朝进一步完善了中央和地方的政权机构。  在张献忠入川建国的同时,全国形势起了急骤的变化。李自成起义军退出北京,清军入关。张献忠的处境愈来愈坏。至1646年11月,清军在叛徒刘进忠的带领下,突然进入大西军的腹地西充凤凰山。张献忠闻息立即穿上梅花披风,拿上乌花宝弓,纵身上马出营探看。刘进忠认出了张献忠,让清军对准他放箭。张献忠没有防备,中箭落 马身亡,死时年仅四十一岁。

  张献忠在明末农民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我国古代史上智勇双全的农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