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偏见的小故事(2)

时间:2021-08-31

 偏见就是这样产生的。

 击碎偏见的女子

  1916年,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邀请一位年轻的女子来到德国著名学府哥廷根大学,不久,这名女子就开始以他的名义在哥廷根大学讲授数学课程。尽管她的授课技巧并不怎么纯熟,既匆匆忙忙又断断续续,但她深邃的思想和渊博的学识却吸引了许多学生。

  一个女子能够踏上大学讲坛,这在当时的欧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重磅炸弹。然而,这只是她创造的众多奇迹中的一个,她一路击碎这个男权社会中偏执而顽固的性别偏见,迫使那些高傲的女性歧视者低下陈腐的脑袋,她就是被誉为“抽象代数之母”数学家的埃米·诺特。

  诺特的父亲是一位数学家,所以她从小就不像同龄的女孩子那样喜欢打扮自己。在女子中学读书时,她对那些所谓的女子教育课不屑一顾。她不明白,为什么女孩子一定要学钢琴、舞蹈,而不能成为数学家?带着这样的疑问,她踏上了成为一名女性数学家的艰辛道路。

  诺特在十八岁时考上了爱尔郎根大学,但学校却拒绝给她学生身份,因为当时的大学根本不允许女生注册。而诺特不在乎有没有学生身份,她选择了自费旁听,是当时整个大学中仅有的两名女生中的一个。

  诺特不在乎别人对她的议论,每节课都大大方方地坐在最前面,认真听课、努力思考。她的勤奋好学打动了主讲教授,破例允许她和男生一起参加考试。诺特最终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但却没有任何文凭,因为她不是学校的正式学生。

  在爱尔郎根大学毕业的当年,诺特又来到著名的哥廷根大学,旁听了希尔伯特、克莱因、闵可夫斯基等数学大师的课程,这使她感到大开眼界,越发坚定了献身数学研究事业的决心。

  不久后,诺特听到了爱尔郎根大学允许女生注册的消息,立即赶回母校继续学习数学,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博士考试,成为第一位女性数学博士。

  获得学位后的诺特应邀再次来到哥廷根大学,以希尔伯特的名义讲课。希尔伯特非常赏识这个年轻人的才能,不愿看着诺特因为女性的身份而被埋没,于是想帮她在哥廷根大学找一份正式的工作。

  然而,聘请教师必须经过哲学教授会议的批准。希尔伯特的意见遭到了教授会议中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们的极力反对,他们不相信一个妇女能够成为大学教师,所以连“私人讲师”的工作也不愿给她。

  诺特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她用自己的行动使那些反对她的人低下了花岗岩脑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诺特就在希尔伯特的支持下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其中的一篇还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严格的数学方法。她以卓越的成就击碎了那些女性歧视者的偏见,于1919年成功升任讲师,并在1922年获得教授称号。

  就在一切看似顺利的时候,纳粹在德国上台了,身为犹太人的诺特处境非常危险。1933年,纳粹当局剥夺了诺特教书的权利,将她赶出哥廷根校园。处境艰难的诺特不得不离开祖国,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流亡之路。1935年4月14日,一次不成功的外科手术夺走了诺特的生命,那时她仅仅只有五十三岁。

  正在读这篇故事的你,也许正遭遇着不公正的待遇,也许正经受着突然降临的挫折,但请你不要灰心、不要抱怨,战胜偏见、跨越挫折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梦想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