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神话起源的故事(4)

时间:2021-08-31

  彝族史诗《阿细的先基》中描述阿热和阿味两位大神造人时说:“称八钱白泥,称九钱黄泥,白泥做女人,黄泥做男人……”然后向泥人吹了一口气,泥人就活了。

  独龙族的创世神嗄美和嗄荷,用泥捏了一对男女,吹了口气,泥人就有了血肉和生命。

  佤族《人类祖先》中说,世上原来只有一个人,他觉得孤寂,就以泥巴捏了两个人,用嘴一吹,就变成了活人。

  在土家族、蒙古族、崩龙族、傣族待少数民族的神话里,也有泥土捏人的母题。

  世界各地神话以及中国许多民族的神话中,如此广泛地流传着“泥土造人“的母题,说明这个母题具有原始文化与原始心理的普通性质,它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上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心理。

  泥土造人神话在世界上如此普通,说明一定有某种共通的原因。

  为什么在西亚、北非、南欧、美洲和东亚,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用泥土造人的神话呢?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推想:初民在劳动时,身上常常产生汗泥,用手一搓,便出现泥条,这就容易使人产生“人类是由泥土造成”的错觉。重要的是,在民族社会后期,当人类由“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之际(如中国的仰韶文化阶段),开始学会用土坯烧制器。泥土既然可以制作各种形状的器物,人们当然就会联想到用泥土造人。这大概是巴比仑、埃及、希腊、犹太和中国都有泥土造人传说的缘故。

  无论盘古兄妹泥土造人的神话或是大地女神女娲的神话,是先民对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的回忆,它的影响极为深远。作为一个农业国,中华文化之根深深扎在“土地”之中。人们生于土地,死后回归土地,与土地有深厚的感情。远走他乡的游子,常常带上一把故乡的泥土;身在异国的侨民,只要有机会,就想回乡省亲,落叶归根。中国农民的性格甚至也有着泥土的特点:朴素、诚实、厚重、坚韧、深沉而富于创造、忍耐力极强……。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盘古神话和女娲以泥土造人的神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