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创意教案设计(2)

时间:2021-08-31

二.摘读五部分

  1.知识简介。

  ①标题:就是消息正文之前的题目,一般能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有时还有引标、副标。

  ②导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和第一句话,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③主体:是新闻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④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有时明显表达,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⑤结语:消息结束时总结性的话,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2.再次阅读两则消息,并进行对应摘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

  第一层: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

  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背景和结语暗含在主体中。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主体:

  第一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

  第二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三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背景: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三.摘读三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真实性: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及时性: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

  准确性: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真实性:

  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

  及时性:1948年11月5日电

  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

  准确性:一年多时间内

  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

  [教学设计C]比较阅读

  创意说明:《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且都是一代伟人毛泽东所作,语言、情感极为相似,但同中有异,虽是同一作者所写,也都是写胜利,但情感的强烈程度、写法等方面存着较细微的差别。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中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写作特色,进而训练思维,进入较高层次的阅读境界。

[教学步骤]

一.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二.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地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发生在长江沿线;《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发生在地处中原的南阳。

  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名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有别:《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三、将自己的发现写成小段的鉴赏性文字。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课文扩读材料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他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巳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使用建议: 渡江战役开始后,新华社连续发表了两则新闻:《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内容都有连续性。两则联合起来读,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渡江战役的全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详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