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荷兰风车》教案范文三篇

时间:2021-08-31

  篇一:荷兰风车教案

  一、教学目标:

课文《荷兰风车》教案范文三篇

  1、学会8个字,会认4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2.3自然段,理解风车是荷兰的功臣。

  4、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功能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作者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勾画、品析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理解风车是荷兰的功臣。

  2、学习作者运用拟人抓住事物的功能特点进行说明的方法,了解作者拟人化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内容:

  《荷兰风车》第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出示风车,与生对话,由日常小玩具引入荷兰风车。(导:1、同学们,见过我手上的玩具吗?在学生鸦雀无声的时候;2、“风车,风车,”在学生们很热闹的情况下,“哇,看样子大家都玩过,那谁能够描述一下风车的特性?——由风才能动,风越大,转得越快等)板书“风车”

  2、导:这件小小的玩具和一个叫“荷兰”的国家连在了一起(补充荷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荷兰风车。齐读课题。

  3、导:看样子荷兰与风车关系密不可分。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风车真有这么大魅力,与荷兰这个国家联系在一起吗?来,读出疑问;可以肯定地告诉你,风车与荷兰有着密切的关系,来,读出肯定;风车是多么了不起,竟然和荷兰联系在一起,来,读出感叹;)(随之板书?。!)

  二、初读课文。

  导:他们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亲密关系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感受荷兰风车的魅力吧。(ppt出示要求或者是口述要求)

  1、P88页,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字词多读几遍。

  反馈(指名读、跟读):海湾 肥沃 陆地 笼罩 偷懒 威胁 抗衡 琐事 歌颂 一分子

  三、品词析句

  (一)第一自然段

  1、课文开篇第一自然段就告诉我们荷兰与风车的关系,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一读,并拿出笔来勾画出表示他们关系的一个词语。

  (1)生交流反馈,PPT出示第一段。

  (2)指名读,请生找关键词:标志。板书:标志

  (3)标志是什么意思?谁能给标志换个词?(象征或代表)

  (4)拓展:就像长城是中国的标志。我们看到长城,就会想到中国;而谈起中国,也马上会联想到长城。长城已经成为中国的标志了。

  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我们看到黄鹤楼,就会想到武汉;而谈起武汉,也马上会联想到黄鹤楼。黄鹤楼已经成为武汉的标志了。 而风车是——

  (5)因此作者说——“??”一个分号将这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更加体现了她们关系密切。请分组读分句,齐读总句,注意:分号停顿的时间略长,用你们的读体验他们的亲密无间。

  (二)第二自然段

  1、风车是怎么成为荷兰的标志的呢?请大家仔细品读第2自然段,在关键词语、句子上做记号。

  (1)交流反馈,PPT出示句子,指生找关键词:功臣。

  (2)解释词语功臣。

  (3)风车究竟为荷兰立了什么功,荷兰人竟称它为最大的功臣呢?

  2、生交流 PPT出示:几百年来,荷兰人就用筑坝.排水.填海等措施来和大海抗衡,把海湾变成肥沃的土地。

  (1)理解“抗衡”(对抗,不相上下)

  (2)对抗双方分别是谁?(荷兰人和大海)

  (3)荷兰人为什么和大海抗衡?

  3、学生回答后PPT出示句子:荷兰的西部都在海平面以下,“荷兰” 就是“低地”的意思。

  (1)“海平面”指的是什么? “低地”又是什么意思?“低地”给荷兰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帮助学生理解)补充资料: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洼之国,国内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三分之一国土海拔不到一米,随时可能被大海淹没。

  (3)“大海”时刻威胁着荷兰人的生命,聪明的荷兰人发现了风车,(引读)在风车的帮助下荷兰人把海湾变成了——(学生接:肥沃的土地)

  (4)PPT出示:所以荷兰人常常自豪地说:上帝创造了海洋,荷兰人创造了陆地。”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三)第三自然段

  1、难怪说风车是荷兰人最大的功臣,那么最大功臣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风车的作用?(排水,说原句,讲解段落中心句知识点)

  (1)风车是怎么排水立功的呢?课文第三自然段勾画风车排水立功的句子。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PPT出句子

  (1)你从这句话感受到了什么?能抓住重点词谈谈吗?

  (2)用不管??还是??造句

  (3) “从不偷懒”多么勤劳的风车啊(读)“从不偷懒”这哪是一个排水工具,就是一个勤劳的人哪!(读)

  (3)师引读:孩子们,阳光灿烂的白天,我们学习、游戏。可风车——生接读

  (4)师引读:黑暗笼罩的夜晚,我们已进入了甜蜜的梦想。可风车——生接读

  (5)这种精神就叫——坚持不懈

  导:多么令人感动的风车啊。谁能通过读带给我们感动? 导读:所以说——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过渡:是只有一个风车在荷兰坚持不懈地转动吗。

  大大小小的风车一起工作,一起努力。它们从来不会夸耀谁的功劳大,也不会计较谁出的力气多。

  (1)大家读一读,你能体会出什么,抓住词语谈谈风车还具有什么精神吗?(大大小小,一起,不会)

  (2)谁来读读这段话。

  小结:作者一连用了两个“一起”,两个“不会”这种写法叫反复,体会:强调了风车的团结一心与默默奉献。

  (3)你听大大小小的风车开始工作了,闭上眼睛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闭眼想象)

  师说:我也仿佛看到了:(范读)大大小小的风车一起工作,一起努力。它们从来不会夸耀谁的功劳大,也不会计较谁出的力气多。

  (4)让我们像风车一样,团结一心,读好这些句子吧。齐读句子。是啊,他们能有这份光荣,风车是最大的功臣。

  小结学法:作者抓住了风车的特点,用上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让我们感受到了风车的品质。

  (5)几百年来,正是由于风车团结一心、坚持不懈地排水,它才能成为荷兰的功臣,成为荷兰的标志,而风车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正是荷兰人的精神,

  师说:让我们怀着敬意齐读风车排水立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