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加法和减法一》教案设计

时间:2021-08-31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

  教材分六段安排:

  1.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P46~48)

  2.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P49~51)

  3.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P52~54)

  4.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P55~58)

  5.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P59~60)

  6.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P61~64)

  最后还安排了单元复习(P65~67)。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教学内容容量大,安排妥当。

  从上面的内容安排可以看出口算、笔算的题型多,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很重要的单元。

  这么多内容的安排有如下特点:

  (1)先口算后笔算,口算笔算紧密结合。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事实上也是在一次次地进行口算,只不过是把口算的结果随时记录下来减少运算过程中的记忆负担罢了。对于两位数的加、减计算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白一条算理:相同单位的数才好进行单位个数的相加或相减,即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这些算理在口算时解决,可以把它运用到笔算中,所以教材先安排口算,再安排笔算,使口算为笔算服务,笔算又使口算得到发展。

  (2)加、减计算有分有合。

  先分别安排加法和减法的口算,后同时安排加、减笔算。因为口算时重在弄清算理,而加、减口算的算理是有所不同的,分散安排便于集中精力解决主要问题。笔算的算理与口算时基本相同,重在竖式的写法和计算方法上,而两位数加减竖式的写法是相似的,计算顺序是一样的,所以可以把加法的竖式计算的格式、计算顺序迁移到减法的笔算中去,因而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