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社区生活》教案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内容

  文明的社区生活

  2 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自觉维护社区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智育目标]:

  1.知道遵守文明公约,懂得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

  2.能够在公共场所中队一些人的不良表现做出自己的评价,能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素质发展目标]: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不文明行为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从而养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懂得在公共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难点]:

  自觉维护社区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养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遵守公共秩序的图片、资料等。

  第1课时

  (课堂导入)

  人们生活在一起,要有良好的秩序。如果没有秩序,社会就会变乱,人们也就无法正常地生活。

  (讲授新课)

  板书 一、公共秩序靠大家

  提问 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遵守公共秩序的例子呢?

  学生自由发言。

  讲述 生活中有很多遵守公共秩序的例子,例如乘坐公共汽车时,排队上车;不践踏草地;图书馆内不大声喧哗等等。

  承接 良好的公共秩序需要靠大家的共同维护,建设文明社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活动 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表现在社区内的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每个剧情的结果由学生自己设计应该如何来做。

  剧情一:周末的一天中午,小明和小丽刚吃完午饭,就相约来到社区运动场打乒乓球,声音吵到了社区里的人们无法安静地午休,李奶奶走了过来,指了指旁边的牌子,说:“午休时间是不能打乒乓球的!你们中午在这里打球,大家怎么安静地休息呢?小朋友们,要遵守公共秩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