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艺术下册《妈妈的歌》教案(2)

时间:2021-08-31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道具:布娃娃、课件。

  学具:铅笔、水彩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执教时间:3月28日——3月29日

  活动一:

  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教授新课:

  导入新课:(出示课件----母亲)

  教师提问:“你们看图中有谁?”

  学生回答:“有一位妈妈,还有一个小宝宝。”

  教师提问:“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回答:“妈妈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宝宝躺在摇篮里,妈妈正在哄着宝宝睡觉。”

  教师总结:“这幅画是作者余秀娟所画的。名字叫母亲”。年轻的妈妈身穿漂亮的衣服,,一只手里拿着一个玩具-----布老虎。而另一只手摇着精致的摇篮。可爱的宝宝正躺在摇篮里听者妈妈的歌入睡。”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中,你的妈妈有没有唱着歌入睡。”同学们哄着你入睡的情景。如果有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学生上台抱着可爱的娃娃唱着歌,哄着宝宝入睡。

  活动二:朗读古诗《游子吟》:

  过渡语:“同学们在你们还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哄着你们睡觉,给你们洗衣服、缝衣服。在你们的身上寄托着多少妈妈对你们的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游子吟〉〉吧!”(板书〈〈游子吟〉〉)

  教师简析古诗。教师边读古诗边简单的表演。范读完后解释:孩子要远行了,妈妈最后一次再缝一缝孩子的衣服,妈妈密密的缝,想让孩子早一些回家,谁知道妈妈的心思呢?只盼得孩子回来告诉妈妈好消息。这首诗是唐代孟郊所做,诗中句句透露出妈妈对孩子的那一份关爱。

  学生朗读。在上学期语文测验背诵古诗十首中已经有许多同学背过,因此老师简单的读几遍就可以了。

  创造二声部。请两组同学背古诗,两组同学轻声跟着琴哼唱旋律。两个声部注意不能比赛声音的大小,都用轻声。或者哼唱旋律的两组稍小些声音,朗诵古诗的两组声音稍大一些,这样两个声部就协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