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力的翻转课堂教案设计论文(4)

时间:2021-08-31

五、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反思

  就教学设计而言,翻转课堂是渐进式的、整体性的、开放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虽然面临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支撑能力与学生年龄特征的限制、教学资源的研发、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学习适应,以及学段延伸等方面的挑战,但其带来教学意义的重大变革是不容置疑的。

  (一)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学习型共同体

  翻转课堂所引发的教学变革充分发挥了教师、学生、家长、互联网络以及社会资源的作用,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和以“学习资源为中心”的支持系统,此三者形成了三维一体的学习型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在线学习”和线下“在场学习”都会得到“学习资源中心”和教师提供的支持;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设计课程,并利用互联网络以及视频媒体等形成的资源中心的力量,实现更有效的教学;而资源中心也会基于学生学习的需求与教师教学的需求不断更新。

  (二)使教学更具有教育味

  与传统课堂不同,翻转课堂的翻转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打破了教师讲授唯一,学生死记硬背、强化训练的被动学习状态。正如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一切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办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似的经验,发生相类似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也如赫尔巴特所认为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德行,即通过教育培养所谓“道德性格的力量”,他强调这些一定要“通过教学”来进行。

  (三)使教学更有创生的可能

  翻转课堂使教师预设的“静态”课程创造了诸多的生成空间,学生可以通过课前的学习生成诸多的疑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人性化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空间和学习途径,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无形中扩大了教学信息量,学生带着这些质疑进入课堂,更会加强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与知识的生成,真正还原课堂上教师教为主体与学生学为主体的地位,真正将课堂推向为学生成长进行建构的可能,课堂的翻转也为学生在课前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以及问题的生成等创造了条件。

  (四)扩大了教学生态圈

  翻转课堂所发生的教学结构的变革引发了学生学习方式与结构的转变,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以课堂为主阵地的空间格局,创生了超越课堂的新的教学的生态圈,使课堂逐渐延伸到课外,甚至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每一个空间。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域限,使学校、家庭、社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使学生的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一体化,放大了课堂教学的张力,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