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放飞蜻蜓》教案(2)

时间:2021-08-31

  二、简析首尾,聚焦放飞。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朗读,了解大意,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孩子们捉蜻蜓的快活情景。

  2、学习第11自然段。

  (1)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孩子们都同意放蜻蜓了?纷纷

  放了它,放了它连喊了两遍。

  (2)从孩子们的举动中你体会到了他们是怎样的心情?

  3、激起悬念。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呢?(在课题放飞下加重点号)陶行知先生究竟是怎样和这群孩子谈蜻蜓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再次认读。

  2、学生找出简单的,可以自己写好的字:舌、蝇、蚊、饿、构描红、记忆字型。

  3、教师范写:陶、慈、抢(强调左边不是仓)、复,抓住重点笔画进行提示。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3、查找关于蜻蜓的资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

  情意目标: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掌握蜻蜓的习性和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陶行知先生对儿童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准备: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