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科学我从哪里来的优秀教案及活动反思

时间:2021-08-31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好奇心强,喜欢对新鲜、感兴趣的事物询问、探索。一天,当幼儿园的陈老师挺着大肚子路过大一班教室门口时,许多小朋友围过来好奇的看着她的肚子,这时一个小朋友问道:“老师,你肚子里是不是有个小宝宝,小宝宝从哪里生出来的呀?”其它小朋友听到后立刻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我知道,是从胳肢窝里掉出来的,”“不对,不对,是从肚脐眼里生出来的”,“我妈妈说,我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

  大班幼儿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已有了初步的性意识,但还缺乏科学的认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于是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教学活动《我从哪里来》。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让幼儿进一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意识。

  2、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形成和出生过程。

  3、激发幼儿探索自身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⑴男孩、女孩的图片及生活用品图片若干

  ⑵多媒体课件:胎儿的形成过程

  2、环境创设准备:教室内张贴胎儿成长过程的图片

  3、幼儿知识经验的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整理相关的图片、资料。

  四、活动实录

  (一)引导观察——认识自我

  1、出示男孩、女孩及生活用品的图片,幼儿分小组操作,比比哪一组分的又对又快。

  2、幼儿分小组讨论:“男孩女孩有什么不同?”

  幼儿A:女孩关上扎了辫子,男孩头发是短短的。

  幼儿B:男孩有小鸡鸡,女孩没有。

  幼儿C:男孩力气大,女孩力气小。

  幼儿D:女孩夏天可以穿裙子,女孩不可以。

  幼儿E:女孩会生小孩,男孩不会。

  教师小结:男孩女孩他们的生理结构、穿着打扮、性格爱好都有很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