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2)

时间:2021-08-31

  ⑴光屏上能不能找到像?什么条件下(什么距离时)光屏上便找不到像?

  ⑵当光屏上的没有像时,从逆着光线的传播方向去观察,能不能看到像?

  ⑶光屏离凸透镜怎样的距离时,光屏上便能出现像,此时,像是放大还是缩小的?

  ⑷什么条件能成既倒立又放大的像?

  ⑸什么条件能成既倒立又缩小的像?把数据记入表格:

  像的特点(或像的性质) 物距 像距 焦距

  成倒立、缩小的像时

  成倒立、放大的像时

  成正立、放大的像时

  5、组织学生把猜想与实验结论结合起来进行归纳,并板书结论。

  6、组织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实像和虚像的区别(这个内容可以在上一章学,上一章学习后,此处只要归纳一下,然后用表格指明即可)

  实像 虚像

  共同点 都能用眼看到

  不同点 ⑴能成在光屏上

  ⑵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⑴不能成在光屏上

  ⑵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举例 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

  7、展示课件内容,组织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8、组织学生讨论:

  ⑴凸透镜成虚像与成实像的分界点。

  ⑵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与成缩小的实像的分界点。

  ⑶讨论把凸透镜挡住一半,像有怎样的变化?

  9、组织学生完成简单的形成性练习。

  10、在交流与合作中,学习投影仪、放大镜的使用:

  ⑴选择某组同学与老师一起带领大家完成投影仪的调节工作,共同评价字的放大与亮度的价值取向。

  ⑵平放投影仪,翻开反光镜,观察物体的运动和像的运动方向的不同;观察一只苍蝇模型在凸透镜上和玻璃板上时投影的效果。  ⑶让学生用蜡烛、凸透镜体验放电影时物体与像的运动情况、体验用手把一半透镜遮挡后的成像情况。

  ⑷再让学生体验在一定条件下凸透镜才能算是起了放大镜的作用?  三、本课小结

  四、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