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与朱元思书》教案(2)

时间:2021-08-31

  四、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疏通了文意,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若要对文章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探究,还应怎样做呢?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出问题,供大家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集中归纳到以下几点,通过合作探究,做出解答,最后统一认识)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什么?

  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5.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1.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第一段总领全篇,点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三段分写,紧承上文,具体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异水和奇山。

  3.主要采用了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百许里)水之清澈和两岸夹山之高峻。

  4.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以看得出来。

  5.本文是一篇x体文,语言优美,采用以x为主,x散结合的写法,且讲究对和声律。

  (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主讲,结合学过的课文《陋室铭》,指导学生能分辨课文中的x句和散句即可,不必细究)

  五、探究景物描写的特点

  请学生谈谈本文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并用同样的方法,做口语片断练习。

  教师提示:

  1.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奇山异水。

  2.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从流飘荡,俯视碧水,仰观青山。

  3.采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鲜明,富于生机: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对偶);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拟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4.详写山,略写水。疏密有分,轻重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