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教案

时间:2021-08-3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含义,理解、掌握这两组数量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以及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并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答列式。

  (1) 每个文具盒10元,5个文具盒多少钱?

  (2) 50元钱买文具盒,每个10元,可以买多少个?

  (3) 50元钱买了5个同样的文具盒,每个多少钱?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学生列式。

  (1)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3小时行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行了150千米,每小时行50千米,行了多少小时?

  (3)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15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然后口答、校对。

  二、教学新课

  1.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许多应用题,知道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里,有各种数量关系,并且已接触了许多数量关系。像上面做的题里有哪些数量呢,这些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

  2.教学例1。

  (1)出示例1,学生读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

  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

  (2)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含义。

  提问:这两道题都是说的哪一方面的事?

  这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求怎样的问题?

  说明:这两道题都是讲的买商品的价钱的事,这里的每枝铅笔2角、每个排球55元,这样的每一件商品的价钱是单价,(板书:单价)3枝、4个这样买的件数是数量,(板书:数量)一共用的钱是总价(板书:总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