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

时间:2021-08-31

关于雷雨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雷雨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雷雨教案1

  一、谈话导入,揭题

  (1)、教师板书“雨”,念作——雨,能用上雨说几个词吗?

  (2)、随机出示四字词语,齐读词语。

  师:雷雨是夏天的好朋友,一场雷雨带来凉爽,我们大家可喜欢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地放声朗读,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小贝壳,小蜗牛,自然段比较多,可以标标小节号。

  2、检查:知道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吗?指名读

  (1)、第一位孩子读1-3段。(小眼睛可真尖,没错就是8小节。现在老师要看看谁能眼、口、脑并用,来读读1——3自然段。小评委们听听他是否读准了。)

  第二段:藏着好几个生字朋友,读一读:

  压(压下来)——指名读字、词

  乱(乱摆)——指名读字、词,男女生读。

  垂(垂下来)——读字、词。

  (2)、第二位孩子读4-6段。(刚才他读得真棒,你们也听得很认真,老师还发现读词语时这个小朋友的小眼睛睁得大大的,可专注了,我把4——6小节奖给你读)

  第五段:指导“树哇、房子啊”变音,教师示范,指名读,齐读。

  (3)、第三位孩子读7-8段。(读得真好听,我还想听我们班的小朋友读,谁来读7、8两小节)

  第八段:鼓励孩子发现并读通长短句。指名读,齐读。(发现了吗,句子特别多,有些句子只有三个字,五个字,一起来读读好吗?)

  3、梳理课文:响亮的告诉大家他们分别读了哪几个自然段,猜猜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别急,快速默读课文,看谁能发现这个秘密?

  再次自由默读全文。

  交流反馈: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

  小结:这篇课文就是告诉我们雷雨前……的景象。

  三、品读

  (一)学习1——3自然段

  1、出示第1——3自然段,师范读,生放电影,问感受到了什么?(老师读,你们闭上眼睛,放放电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a、指名多位读句,说感受。(这么多的乌云,一片连着一片,一层叠着一层,笼罩在我们头顶,怪不得课文中说黑沉沉地——压)

  b、压——体会“闷,难受”(这样的天气,你觉得人怎么样)

  树上的叶子也和小朋友一样,一动也不动,就连最爱唱歌的蝉——一声也不叫。

  c、齐读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1)、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a、媒体播放风声,(你听,风来了?小朋友来做做风中的小树吧?)

  师采访:小柳树,你在大风中都怎样啦?

  b、理解:乱摆。(这就是课文中学到的一个新词——乱摆)

  读词——读句

  好大的风,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出示“狂风大作”,读。

  (2)、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a、师生合作接读,引出句子:这么大的风,织网的小蜘蛛——从网上垂下来。

  b、教师借图片演示“垂”。

  c、指名读句子,教师点评,指导读句。

  第三自然段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a、指名读句(2个)

  b、教师读,故换句子前后顺序,为什么不行?

  师:电婆婆和雷公公比赛,总是电婆婆跑得快……所以啊应该是“电闪雷鸣”,成语中包含很多知识呢。

  齐读句子。

  c、眼前除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你看刚才的乌云越越。

  气越越。

  越越。

  齐读1-3段(眼前这景象令人慌成了一团,看样子雷雨马上就要来了。我们一起来读读1、2、3自然段)

  (二)、学习7、8自然段

  1、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一会儿,雨过天晴,让我们推开窗户,对着窗外深深地吸一口气——

  指名读“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齐读。

  2、说话训练:打开窗户,清新……打开窗花,外面的景色真美啊,你看到了什么)

  3、诗化读第八段:教师范读,指名读,配乐齐读(2遍)(你看……

  4、诗里有很多小动物,和他们打打招呼吧——蝉蜘蛛青蛙

  5、教师引导雷雨前后的对比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蝉、蜘、蛛”(咦,老师发现他们都是……为什么都是“虫”?)

  2、讲述“虹”的演绎。(这里还有一个也是“虫”,——虹,难道“虹”也是虫吗?)

  反思:

  《雷雨》是第四册的看图学文。《雷雨》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课文配乐朗读磁带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

  1、积累与“雨”有关的词语、古诗,让课堂充满语文味。课开始,就让学生猜谜语,引出“雨”字,再用“雨”字组词,然后归纳:小雨有细雨如丝、牛毛细雨、蒙蒙细雨、和风细雨、绵绵春雨;大雨有倾盆大雨、瓢泼大雨、大雨如注、狂风暴雨。课中,逐段赏读后,叫学生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个画面,很自然地积累了“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雨过天晴”。背诵积累的与“雨”有关的古诗,然后归纳:小雨有细雨如丝、牛毛细雨、蒙蒙细雨、和风细雨、绵绵春雨;大雨有倾盆大雨、瓢泼大雨、大雨如注、狂风暴雨。课中,逐段赏读后,叫学生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个画面,很自然地积累了“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雨过天晴”。还背诵了与“雨”有关的古诗,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2、品读词语,形象生动。文中有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我抓住“压”字,先让学生做个“压”的动作,然后问:现在有满天的乌云慢慢地、慢慢地向你压下来,好象就要压到我们头顶了,压地你——,朗读时,学生自然读出了那种压抑、闷热。再如:“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用动作演示“乱摆?”而“垂”字采用了换词法,让学生知道这是一只害怕的、慌忙而逃的小蜘蛛。

  3、训练语言,指导朗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把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达出来,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之一。我通过创设情境(配上风声、雷声、音乐声等),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前的语言片段时,先让学生看录像,了解雨很大,雨是由大到小慢慢停下来。再引导学生理解“哗,哗,哗”的声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而描写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我让学生仔细看雨后初晴的画面,把画面中描绘的雨后美景找出来,在寻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4、课外拓展,积累运用。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能够“运用”。本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在学生读透课文的基础上,在拓展练习中,我先让学生交流与“雨”有关的好词好句,通过交流,加深对雨中的理解,从中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然后播放大雨时的课件,有效地组织全体学生积极主动、有情有趣地参与语言实践活动,把大雨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

  5、迷茫之处——生字的教学

  生字教学也是低段语文的教学重点,但是我却常常把握不好教学的火候:费时又低效,方法也比较单一,强调一下读音,分析一下字形,再组几个词。如何抓住生字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记得快又记得牢,这是今后要努力探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