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海上日出》教案

时间:2021-08-31

部编版《海上日出》教案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海上日出》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版《海上日出》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使用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海上日出》。

  二、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县,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

  三、指导自学。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把作者描写日出时最美的句子画下来。

  四、交流自学情况(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生字新词:红霞、范围、分辨、奇观,刹那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得流利、正确。)

  3、讨论。

  ①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

  ②课文可以分几段?(全文分为四段)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文章,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六、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课外听写。

  2、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听写。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太阳还没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2、"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这句话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5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光亮、动态的?

  5、导读第三自然段。

  6、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7、齐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当云薄时,海边的日出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水天一色一片灿烂

  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

  5、齐读第三段。

  6、小结:课文二、三两段描写了不同天气里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

  四、读第四段

  1、练读第三段。

  2、这句话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五、教学小结: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你觉得可以从《海上日出》这篇文章作者中学习到怎样的写作方法?

  第一、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第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把太阳升出海面的过程描写得生动、传神。

  第三,课文用词非常确切、传神。

  3、练习有表情地朗读全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练习背诵全文。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有机会自己观察日出的景象,与课文的描写作比较,可写一篇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1 海上日出

  晴朗时:红霞——扩大、亮——小半边脸——向上升——跳出海面

  红得可爱

  夺目的亮光

  有云时:躲、透——水天一色

  镶、透、染——人景合一

  部编版《海上日出》教案2

  一、教学理念

  紧紧把握多元智能的分解目标。突出学生主体学习特征,以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眼、耳、手、脑、体的参与。科学的发挥主导作用,适时、恰当地实行启发点拨、调动、组织、反馈、调整的主导作用。教师从适应学生的理念出发,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

  突出“创新智能培养”的教学目标,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合作解决问题;注重学生的观察 联想 想象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重视学生发散和聚合思维的辩证统一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保护学生学习个性,注意开发学生的个性智能。

  二、教学时数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素质教育目标:

  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学会欣赏美的自然现象。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了解晴朗天气里日出的全过程,体会其壮观之美。

  (二)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三)解决办法:课文重点突破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把每句话读懂,体会太阳升起时的特点,同时通过图文对照,并利用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之美;课文难点:一是利用动态图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想象基础,二是利用覆盖投影片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