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2)

时间:2021-08-31

美术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在数学操作活动、美术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并认识了一些实心圆、圆环、折线、弧线、纺锥线等等。在这些的活动中后,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一些线条在生活中的转换更加的敏锐和仔细了。有时候他们会指这楼梯说"这是折线",拿着香蕉不停的说着"香蕉弯弯的像弧线"。在从具体实物中的概括和认识过程中,也更深刻的感知生活中各种不同的线条,如直线、弧线等。为了让幼儿对各种线条有更深的感知,培养幼儿关注生活中各种线条的兴趣,我们开展了主题 "奇妙的线条"。

主题目标:

  1、引导幼儿关住各种直线型的物品,在拼拼、玩玩、变变活动中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

  2、学习利用直直的线进行自然测量的方法。

  3、利用多种方式练习沿着不同的线进行走、跑等,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4、认识各种不同的线,关注生活中像各种不同线条的物品。

  5、了解弯弯的路和直直的路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晨间活动塑料圈、小推车、跳绳目标:能绕着不同的线路玩车子和圈,掌握转弯时的技巧。能商量着互相友好的交换器械。

活动一综合活动:神奇的棒子

目标:

  1、认识各种不同的棒子,知道棒子有不同的粗细、长短、材料。

  2、玩一玩,拼一拼,让幼儿在玩中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

  3、鼓励幼儿用棒子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重点:在玩玩拼拼中,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难点:认识各种不同的棒子,能用棒子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准备:一次性筷子(分粗细)、棉签、不锈钢棒子、彩色纸每人一张

过程:

  一、出示各种棒子,认识它们的不同。

  1、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棒子,看看有哪些?

  2、这些棒子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这些棒子有不同的长短、粗细,是用不同的材料做的。

  二、幼儿自由的用棒子拼搭图案,体验自由创造的快乐。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也准备了很多的小棒子,看看是什么棒子?

  2、请你用棒子玩一玩,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漂亮的图案?

  3、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拼的图案,教师在幻灯片上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

  三、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数字,拿出相应数量的棒子自由的拼搭图形,进一步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

  1、现在我们来个比赛好吗?请你根据老师出示的数字拿出相应的小棒子来拼图形好吗?

  2、教师先后出示两根、三根、四根、五根等不同数量的棒子,鼓励幼儿进行相应的创造活动。

大班美术《奇妙的线条》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选择的是大班的美术活动,《奇妙的线条》。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学习合理的搭配颜色;第二个目标是能够在不规则的线条画里找出小鱼并添画鱼的眼睛、嘴巴、鱼鳍、尾巴及花纹;第三个目标是体验画小鱼的乐趣。我的活动是围绕着这三个目标展开。一节活动下来,我几乎都是按照我设计好的活动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幼儿都与我的积极呼应,和幼儿的互动也很自然,幼儿作品的完成情况也很好。但在有些环节和细节的处理上,我认为做得还不够,我总结了以下几个仍需要改进的问题:

  首先是在教具准备上,我认为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在出示教师范画时,我才发现自己有两条鱼的鳍没有画上,导致后面的活动设计有些改动,在请幼儿添画鱼鳍时耽误了一些时间,因此在教具的准备上要细心加用心,千万不可马虎。

  其次就是在教学环节上,对于一些突发的问题过于较真儿,反而起的相反的效果。比如幼儿把鱼的鳍叫鱼翅,更有甚的鸡翅,在这里其实教师可以用一句话就解决的问题,而我却纠结在这个问题上,这里反而耽误了幼儿作画的时间,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出现的突发的与活动关系不是很大的,不必去过多的纠结在这个问题上,要机智处理。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感受。要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在让幼儿回忆小鱼是什么样时,有的幼儿说到了花纹,

  我没有理会,还是想按照我预想的步骤来,总想着先画鱼的头,再画花纹,这样做是不正确的,应该按照幼儿的想法来,教师应做到尊重幼儿的想法,这样幼儿才会乐于参与。

  再次就是在细节的处理上考虑的还不够透彻。比如在让幼儿伸出右手的食指的过程中,我没有考虑到镜面的问题,导致了幼儿都伸错手了,让幼儿伸右手,而老师应该伸左手的,这个方面没有考虑到;再就是个人的口头语的问题,在活动中我会经常不自觉的做“嘘”的这个动作,我想一个好的老师这些东西都不应该有,以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

  最后就是活动结束的总结要具体、全面。当幼儿说完喜欢哪幅画,并说完理由后教师要做一个全面性的总结,比如幼儿哪些小朋友创意很好、哪些小朋友颜色涂得很棒、哪些小朋友添画了一些其它的东西,很好等等。这个环节我认为总结的还不够全面。

  以上的这些都是需要我今后改进的地方。我想通过我不断地反思、改进、总结、改正,整个活动会变得更加的透彻,会更加的清晰、完整。只要有一点改进,我认为那就是提高,就是我迈出的一小步,许多个小步会变成一大步,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一定会达到我想要的好的效果!

美术教案 篇4

  课时设计: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爬升玩具的制作方法。

  2、进行爬升玩具的创作和设计。

  3、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选择材料、色彩进行创作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感受、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感受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制作的乐趣。提高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习爬升玩具的创作、设计。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制作的精美、实用。

  学具准备:

  废旧物品:废旧小纸盒、挂历、易拉罐、小瓶子、化妆品瓶子、废旧光盘、剪刀、双面胶、色卡纸等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二、检测并导入新课:

  出示会爬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导出课题。

  三、讲解新课:

  1、总结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小玩具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 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四、检测

  1、拿出材料,开动脑筋,做出一个和其他人不一样的会爬的玩具。

  2、四人小组里的小朋友要比一比谁的玩具爬的最好,最长。比一比谁的作品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

  3、今天我们初步学习制作会爬的玩具,而且我们把一些废品装饰后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玩具,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品”有待我们发现进行装饰,充分利用成为有用的物品。

  五、拓展提升

  生活中还有许多的废旧物品可以做成美观的艺术品和玩具,同学们,注意观察吧?发现了就告诉家长、同学和老师,并且动手试一试吧!

  板书设计:

  爬升玩具

  作业要求:

  1、创新

  2、美观、实用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本课教学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将学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应用在同的设计制作之中,达到提高审美素养、培养设计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目的。启发学生巧妙利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制作,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可再利用的废旧物品,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习惯。

【【精华】美术教案四篇】相关文章:

1.【精华】美术教案四篇

2.【精华】美术教案10篇

3.小学美术教案四篇

4.【热门】美术教案四篇

5.精选小班美术教案四篇

6.【精品】美术教案四篇

7.【必备】美术教案四篇

8.【精品】大班美术教案四篇

9.【精华】美术教学总结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