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1-08-31

中班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音乐教案1

  活动内容歌曲——扮家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充分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启发幼儿表现出当爸爸妈妈烧菜的高兴、快乐的情感。

  3、引导幼儿探索尝试运用对唱和齐唱的方法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和不同的角色。

  活动准备:各种蔬菜的图片、娃娃的哭声

  活动过程:

  1、在“扮家家”音乐伴奏下,玩《买菜》的游戏,导入活动内容。

  2、语言节奏练习:按节奏说菜名。

  3、教师完整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4、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幼儿跟老师一起完整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情感逐句艺术处理歌曲。

  ★“娃娃家里的爸爸样子可神气了,应该怎样这句?”———自豪、有力

  ★“妈妈都很温柔,应该怎样唱妈妈?”———温柔、优美,唱足二拍子

  ★“炒小菜时,怎样炒得?(动作)你觉得高兴吗?带劲吗?应该怎么念这句?”———高兴、跳跃

  ★“宝宝肚子饿了,有没有力气?应该怎么唱?”——轻轻唱

  ★“宝宝肚子饿了,爸爸妈妈来喂宝宝、照顾宝宝,感到很自豪,应该怎样唱?——响亮

  (3)幼儿随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结合图谱,引导幼儿探索学习对唱和接唱的方法。

  6、启发幼儿续编歌词,编出不同的菜名唱出。

中班音乐教案2

  教材分析:

  《五只小鸭》是一首很有意思的儿童歌曲,对小班的幼儿来说,学习《五只小鸭》是比较轻松的。歌词是采用很有规律的固定搭配形式,小班的幼儿已有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他们懂得在事物中寻找规律,因此,他们能够很快就掌握歌曲的演唱方式。

 活动目标 :

  1. 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尝试按节奏念歌词及学看简单图谱,并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 能积极投入、喜爱歌唱活动,情绪愉悦。

  3.体验到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

  小鸭的图片 、《找朋友》的音乐 、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自由讲述。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到农场里去玩一玩。(出示图片)在农场里,你都看到了什么?(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一说这个农场)

  师:听到小朋友们的到来了,看,把谁也吸引过来了(鸭妈妈)你们是怎么知道她是鸭妈妈的?

 二、与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

  师:看到这么多小朋友,鸭妈妈可高兴啦!它想和小朋友做好朋友,想和小鸭做朋友的小朋友要把眼睛看好鸭妈妈。(玩找好朋友游戏)

  师:鸭妈妈找到了这么多好朋友,心里真开心!你们还不知道吧,鸭妈妈还有小宝贝呢?来,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鸭妈妈有几只小宝贝。(5只)

 三、讲述故事《五只小鸭》并出示示意图。

  师:可是,鸭妈妈最近有些不高兴,为什么她会不高兴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音乐)

  歌词:五只小鸭不听话,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玩耍,母鸭叫着呷呷呷,只有四只小鸭回了家。四只小鸭不听话……只有三只小鸭回了家。三只小鸭不听话……两只小鸭……一只小鸭……没有一只小鸭回了家。母鸭出去找小鸭,一边找一边叫呷呷呷,小鸭听见妈妈叫,赶快跟着妈妈回了家。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鸭妈妈为什么有些不高兴?(幼儿自由讲述)

  师:请我们的小朋友一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结合PPT)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唱歌的方法来表演,听一听老师是怎样唱的?(教师范唱歌曲)

  师:这首好听的歌曲,还能用我们的小手表演呢(教室边唱歌曲,边配合手指动作)。

四、歌表演“五只小鸭”

  教师:现在请5个小朋友来表演5只小鸭,教师做鸭妈妈,根据歌词进行表演。 (老师先表演鸭妈妈,小朋友表演小鸭)

中班音乐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4.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二)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本文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

  (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