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说课教案(2)

时间:2021-08-31

  ①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②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a。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b。 了解“城濮之战”。

  ③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④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⑤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二)授课过程

  1.导入 检查预习,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介绍,再引出本课。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 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 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 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 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 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 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 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 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