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2)

时间:2021-08-31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和伟大的科学精神,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难点】

  学习“借助事例感悟道理”的方法,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交流】

  1.出示居里照片组,谈谈对她的印象。

  2.这位女子的肖像如今挂遍世界各国的科研、教学机构。她是谁呀?

  3.引用原文语句,感受居里夫人的外表美丽。

  句1:“当她还是个小学生时就显示出上帝给她的优宠,漂亮的外貌已足以使她讨得周围所有人的喜欢。”

  句2:“当时大学里女学生很少,这个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的漂亮的异国女子,很快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男学生们为了能更多地看她一眼,或有幸凑上去说几句话,常常挤在教室外的走廊里。”

  4.交流居里夫人的资料。

  【设计意图:以居里夫人的长相美丽入手,交流资料,让学生对文章主人公产生亲切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学文做好准备。】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直奔美丽

  1.揭题、板题。

  2.课前我们谈到居里夫人发现了镭,那是1898年的事,到1998年刚好100年,著名作家梁衡为了纪念居里夫人,写下了这篇文章。

  3.齐读课题。

  4.让我们共同走进课文,看看是什么样的美丽可以跨越百年?

  【干脆利落地导入课题,并直奔文章重点:什么样的美丽能够跨越百年?】

二、初读课文,梳理美丽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的哪些方面?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第一类:人声鼎沸肃然无声烟熏火燎卓有成效

  ①小组轮读。

  ②齐读。

  第二类:冶炼溶解沉淀分析

  ①自读。

  ②这是一组实验专用词,和我们现在的学习有距离,但是,聪明的孩子会观察,从字形上,你一定能猜到一些意思。

  (在化学实验中,用来溶解和沉淀的往往是有腐蚀性的酸或碱)

  ③齐读。

  ④这些词都是居里夫妇提炼镭必须反复经历的步骤。

  ⑤再次齐读。

  3.学生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丽,教师相机小结:

  a这儿写的是居里夫人“形象”美。(板书:形)

  b这是在写“事情”。能用几个字简单地概括这件事吗?(板书:事、提炼镭、捐奖金、送奖章”)

  c文中有许多这样的句子,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板书:理)

  4.不知不觉我们就发现了这篇散文最大的`特点:作者通过写形象、叙事情、说道理来表现居里夫人的“美丽”。

  【教学长文最关键的梳理文章的脉络,把能串起文章的“线”教给学生,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同时自然地引出梁衡的散文形、事、理交错运用的特点,】

三、深入文本,体会美丽。

  (一)探求“形象”之美

  1.有人说:“梁衡为文最重形象塑造。”这篇文章的开头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的形象。

  2.出示描形美的句子:自己读读这个句子,你从哪儿体会到她的形象美?

  3.重点理解“坚定”、“淡泊”。(板书“坚定”、“淡泊”。)

  4.她既有寻常女子的美,也有一种别样的美。作者就是通过这些事例将这种美具体化了。

  【美丽的含义是多层次的,作者在写形象美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这关键的伏笔,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品读“精神”之美

  让我们先来看看提炼镭这件事。

  1.出示句子

  为了提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而所谓化验室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2.学生自由读。

  3.指名读。

  4.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感悟:有哪个词跳到你的眼前,深深地打动了你?

  重点理解“烟熏火燎”。

  ①注意看这四个字的偏旁,发现了什么?

  ②这四个字都与火有关,猜猜是什么意思?

  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理解。

  ④师:玛丽却在这烟熏火燎中工作了多久啊?

  ⑤配乐引读:在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在这烟熏火燎的破棚子里,玛丽不停地冶炼、溶解、沉淀、分析。

  白天,破棚里烟熏火燎,玛丽在忙着——冶炼、溶解、沉淀、分析

  夜晚,破棚里烟熏火燎,玛丽还是在忙着——冶炼、溶解、沉淀、分析

  冬日,破棚里烟熏火燎,玛丽依然在忙着——冶炼、溶解、沉淀、分析

  夏日,破棚里烟熏火燎,玛丽一直在忙着——一冶炼、溶解、沉淀、分析

  5.出示插图2小结: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在这样简陋得无法再简陋的实验室里,居里夫人坚持不懈地提炼出纯净的镭。

  6.齐读。

  【“提炼镭”是文章最重要、最感人的一幕,教学时紧扣关键词语,让学生在不断地朗读、思考、交流中体会这过程的艰辛和居里夫人表现的科学精神。】

  小结:刚才,抓住关键词我们读懂了她的坚持不懈,执著追求,不怕困难,这些都是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科学精神。(板书:科学精神)这种精神在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还有体现。默读这段,找出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再做上批注。

  7.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小结。

  相机出示句子: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

  (1)联系事例,你知道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什么吗?

  (2)那人生意义呢?

  (3)不管是对自然的发现还是对人生意义的发现,都是因为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8.过渡:她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

  出示句子“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指名读句子。

  (2)读了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3)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但是她依然不停的工作,接着,她变成了——然后,她变成——最终,她变成了——

  (课件出示阶梯。从下往上写着:放射线、计量单位、科学定律、里程碑)

  (4)看看,你又发现什么啦?

  (5)居里夫人的成就越来越高。从发现放射线、提炼镭到成为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居里夫人还会遇到哪些困难,你能想象到吗?

  (6)但居里夫人克服所有的困难,站在了科学的顶峰,这也是因为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7)引读:这种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让她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这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让她变成——(生接读)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这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让她变成――(生接读)一条条科学定律,这可贵的性格和高远的追求让她变成了(生接读)――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8)小结:联系下文,我们还知道了,不断地追求也是玛丽的人生意义!

  【“人生意义”的理解,是课文最大的难点,让学生联系上面学过的事例理解,再联系下文升华,才能全面地阐述居里“人生意义”的真谛。】

  (9)课文读到这儿,你认为,玛丽的美只是外在形象的美吗?

  【居里夫人的精神之美是蕴含在一件件感人的事例中,一个个含义深刻的句子里,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先读懂事例,再理解句中的含义,让学生既感悟她的精神伟大,同时又学会了“借助事例感悟道理”的方法。】

  (三)感悟“人格”之美

  1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通过读懂提炼镭这件事,体会到居里精神的美,现在,请大家运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联系事例,试着理解这句话中蕴含的又是一种怎样的美呢?

  (课件出示: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2.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3.“唯一”,说明了什么?

  4.这是普通人身上没有的,就是一种伟大人格!(板书:伟大人格)

  【“联系事例感悟道理”的方法已经教给学生,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实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四、总结全文,升华美丽

  1.刚才,我们从一件件事例中悟出了这么多道理,这种借助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在后面的课文中我们还将继续学习。

  2.我们从形、事、理三个方面读到了居里夫人外在形象的美、科学精神的美以及伟大人格的美。当这三种美融合在一起时,才实现了作者所说的——跨越百年的美丽。

  3.这美丽仅仅能跨越百年吗?——这是一种永恒的美!

  4.让我们再读课题!

  【整堂课都是紧扣课题,紧扣美丽,总结时又再一次回扣,在一次次的回扣中,在语言文字的点滴学习中,学生逐步加深、升华了对“美丽”的认识,对“百年”的认识。】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相关文章:

1.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

2.《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案

3.《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案4 教案教学设计

4.跨越百年的美丽课件

5.《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

6.《跨越百年的美丽》课件

7.《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教案设计

8.《跨越百年的美丽》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