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占据空间》教案以及教学反思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2.让学生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使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2.让学生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给每个小组准备:1个玻璃瓶、1个玻璃杯、2个注射器、4根吸管、纸巾2张、1块橡皮。给每个学生准备:记录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操作演示,吹气球使气球膨胀,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思考:气球为什么变大了?

  2.为什么平时我们把没盖瓶盖的瓶子压进水里,水进瓶子时有气泡上来?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杯中的纸会湿吗?师演示,将纸巾塞入杯底后,把杯子倒扣入水中,请学生预测:把杯子扣入水底,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为什么?

  2.请各小组实验,请学生思考实验中要注意:杯子要竖直倒扣入水中,纸巾要塞入杯底,防止掉下来。

  3.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时的现象及自己的思考。

  交流:杯中的纸巾有没有被水浸湿,水为什么不能进入杯子里面。(指名学生回答)

  小组交流汇报:这两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你们对空气的性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各组派代表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