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案《冬天的小路》

时间:2021-08-31

幼儿园中班教案《冬天的小路》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教案《冬天的小路》,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中班教案《冬天的小路》1

  活动目标

  1.看图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进行大胆讲述。

  2.懂得利用自身的长处为大家服务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

  3.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1.同一地点的雪前、雪后风景图,《冬天的小路》教学挂图。

  2.幼儿学习资源。

  3.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

  4.指偶粘纸1张。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出示风景图,引导幼儿谈谈:两张图片哪里不同?下雪了,周围的景象会发生什么变化?小路变得怎么样了?走在小路上有什么感觉?

  2.观察挂图,看图讲述故事内容。

  (1)同时出示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引导幼儿看看画面上是什么天气,有谁?他们怎么了?猜猜是怎么回事?小松鼠会说什么?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小动物的神态和表情,大胆进行猜测和讲述。教师要积极回应幼儿,肯定幼儿的各种猜测和想象。

  (2)出示第三幅图,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扫雪的?学一学小动物的动作。重点理解动词:推、扒、扫、铲。知道小动物是利用自身的特点进行扫雪的。

  (3)提问:他们扫完雪后,会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会怎样?会在小路上干什么?

  (4)出示第四幅图画,提问:你从哪里看出小动物们心里真高兴?为什么高兴?会说些什么?引导幼儿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3.在背景音乐下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欣赏。

  4.幼儿看图完整讲述故事主要内容。

  请2-3名幼儿进行讲述,教师给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5.交流分享。

  (1)提问:请幼儿说一说故事中的小动物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请幼儿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将如何做?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教案《冬天的小路》2

  活动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诵。

  2、体会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幼儿同情心及爱心。

  3、尝试用自己的行体态语言和口头语言有表情的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大胆想象,尝试讲述故事的不同发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激发幼儿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品德。

活动准备

  课件《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运用问题,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每年过年的时候你们都是怎么过的?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在除夕夜里没有回家,她光着脚在街上卖火柴,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卖火柴的小女孩》吧。

  2、整体欣赏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中的悲惨气氛。

  3、分段欣赏,通过问题感受并理解小女孩擦亮火柴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激发幼儿感情的升华。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童话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小女孩擦亮第一根火柴时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3)擦亮第二、三、四根火柴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4、讨论交流

  鼓励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故事。 请幼儿想一想你如果遇到这个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5、情境游戏,加深理解。

  让幼儿自己选择故事中的角色,根据自己对故事和角色的感受尝试表演《卖火柴的小女孩》。

  6、结束活动:完整重温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7、活动延伸: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

设计背景

  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童话故事题材作品由于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容易被幼儿所感知和接受,于是这节语言活动课我选择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内容简单。描写细腻,情感丰富的童话作为欣赏教材。

幼儿园中班教案《冬天的小路》3

  教学准备:

  (一)环境创设:在教室中布置有关新年的墙饰

  (二)知识准备:学习歌曲新年好

  (三)物质准备:已经剪好的没有装饰的彩色卡纸、在教室周围的桌子上摆上贺卡等、在墙上悬挂吊挂式贺卡、剪刀、胶水、旧图书、彩绳、铃铛等

  (四)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在《新年好》音乐中孩子进入活动室,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歌曲?”愉快的音乐使孩子明白此次活动与过年有关。这时候教师引出课题“新年就要到了,人们会互相赠送贺年卡迎接这个节日。”

(二)幼儿自己挑选喜欢的贺卡,探究制作方法并进行操作。

  1、欣赏贺年卡 “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漂亮的贺卡,请你们挑一张自己喜欢的贺卡,然后做到椅子上欣赏欣赏。”将成品贺卡和没有任何装饰的贺卡放在一起,幼儿在挑选过程中自然就能发现它们的不同,便于下一环节的进行。

  2、观察比较贺卡的不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①老师手里的贺卡也很漂亮,你们为什么不选它,它和你们的贺卡有什么不同?(没有装饰,没有完成) ②引导幼儿交流贺卡的制作方法“仔细看看你手里的贺卡怎样做成的?” 这一环节满足幼儿说的欲望,体现操作在先、学习在后的现代教育理念。

  A 镂空式贺卡 注意镂空处贴上图片

  B 音乐贺卡 里面有带音乐的芯片、电池,打开有电了响,关上没电了就不响。芯片市面上买不到,所以自己不能做。

  C 吊挂式贺卡 里面有一根线,两面对准粘贴,下面系上铃铛。

  D 立体式贺卡 用剪刀剪直线→折→推进去→粘上图片 以上四种贺卡孩子们手中都有,镂空式贺卡和吊挂式贺卡的制作最为简单请个别孩子讲述一下,音乐贺卡芯片市面上买不到也只是说明一下,立体式贺卡的制作相对复杂一些所以邀请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想法具体操作,此环节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改变教室灌输式的传统教学,变为互动互学的方法,也突破了活动的难点。

  E 电子贺卡 利用多媒体展示幼儿所不熟悉的电子贺卡。有动画有声音是电脑制作的,就是电子贺卡。同时提问“贺卡上写的什么?”幼儿在看到文字的同时,也是示范书写的文字的方式,能够让幼儿自己比着写下简单的祝福话语。

(三)请幼儿自制贺卡

  请小朋友把手里的贺卡放回原处,选一种没有任何装饰的彩卡进行制作。

  ①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装饰。可以从旧图书上剪下漂亮的图片,可以用彩笔画上图案。 评改:在这里教师主要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材料制作贺卡,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比如制作立体式贺卡的幼儿可以选择简单的开折式彩卡,制作镂空式贺卡的幼儿可以直接进行装饰,选择吊挂式的幼儿可以选择各种形状的小卡片、绳、铃铛等来制作。

  ②做完的摆在前面的桌子上,可以去看看谁做的贺卡最漂亮。 ③活动中教师作为合作者,帮助幼儿写上祝福的话语。

(四)展示作品

  当孩子们把自己制作的贺卡摆在桌子上,挂在墙壁上互相欣赏时,教师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提问:“你喜欢哪张贺卡?你讲讲这张贺卡是哪种类型的?要送给谁?”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贺卡的理解。 写了什么祝福的话?” 小结: 唱着欢快的《新年好》把贺卡带回去。

反思:

  制作贺卡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拉进了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友情。在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自己来进行创作,大大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在认识各种贺卡的基础上,幼儿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大胆装扮。让他们自己来剪一剪,画一画,同时还认识到绘画不单单只是用油画棒,还可以有很多的形式。在以后的美术区角活动中,我们还将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让幼儿来尝试不同的作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