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加减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1-08-31

5的加减大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的加减大班数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5的加减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名称:5的分合型减法。

  活动目标:1、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5的分合型减法。

  2、进一步了解“-”“=”所表示的含义。

  3、幼儿愿意动手操作,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5的分合型减法。

  活动准备:课件、学习单、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玩“碰球”游戏,复习5的组成。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来玩一玩“碰球”的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幼儿说出的球的数量和老师的球的数量合起来是5个。如:教师说“我的一球碰几球?”幼儿回答“你的1球碰4球”。

  2、复习5的分合式。

  二、基本部分。

  1、演示课件,创设情境:鸡妈妈要孵小鸡了。小朋友看鸡妈妈一共孵了几个蛋呀?(5个)第一天的时候,孵出了几只小鸡?(1只)还有几只小鸡没出来?(4只)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能列个算式吗?(5-1=4)

  2、了解算式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师:“5”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4”呢?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小结:用总数5减去已经孵出来的就等于没有孵出来的。

  3、继续演示课件,引导幼儿依次列出算式:5-2=35-3=25-4=1,进一步了解减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4、演示课件,进行操练。

  (1)情境:有5个小朋友来玩游戏,几个男孩?(3个)几个女孩?(2个)第一次2个女孩藏起来了,几个男孩去找他们呀?启发幼儿列出

  算式:5-2=3

  同样的方法列出算式:5-3=2

  (2)同样是这5个小朋友,如果我们按高矮分的话,几个高的?几个矮的?启发幼儿列出算式5-1=45-4=1

  5、给幼儿发学习单,幼儿操作。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真棒,老师要给每个小朋友发水果了。

  讲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结束部分。

  检查操作结果,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在教研组的牵头下,我精心准备,设计了一节大班数学活动——5的分合型减法。活动之后反思到有很多成功与不足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1、课前准备很充分,课件很直观形象,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创设各种情境,让幼儿理解减法的含义,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孩子乐于参与活动,教学效果良好。

  二、不足之处:

  1、整个活动过程我说的比较多,我引导孩子一步一步解说为什么,整个过程孩子缺少自由探索的空间。

  2、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组织孩子的形式比较单一,课堂上显得有点混乱。

  3、课堂用语不够精炼。

  4、缺乏亲和力。

  5、幼儿的操作结果没有进行展示,结束活动很草率。

  今后,我还应该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断锤炼教学基本功,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及组织孩子的方法,争取让数学活动更有趣、更活。

5的加减大班数学教案2

  设计意图: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习的空间,我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空间,让幼儿在“布置超市”、“购买活动”等一系列操作、游戏活动中主动获得“5的加减法”的有关经验。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法交换、加减互逆的关系。

  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口编应用题,会正确书写加减法的算式,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3、能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提前告诉幼儿设立贝贝玩具超市,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准备各种玩具。

  2、和幼儿一起创设贝贝玩具超市(共分为4块,并贴有不同的与每组幼儿身上颜色相同的即时贴),带有不同数字(圆点)的玩具40个,装玩具的小盒每组5个(上面贴有数字5)。

  3、供幼儿记录的记录卡40张(田字格)。

  4、每人一个信封,装有硬纸币5个。

  5、教师用的大展示板2张(田字格)。

  6、泡沫垫20块。

  7、幼儿每5人为一组,每组幼儿身上贴不同颜色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与 教师一起布置贝贝玩具超市。激发幼儿收拾、整理的愿望。

  教师:“今天早上,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玩具,都贴上了价格标牌,现在我们一起把它布置起来好吗”

  二、引导幼儿发现5的加法,并请幼儿记录算式。

5的加减大班数学教案3

  活动设计背景

  5以内的加减法是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学生由幼儿园学习的基础,计算除去个别学生有难度,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感知数的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在具体的情景和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这个内容上面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2、复习5的组成

  3、出示直观教具

  4、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5、玩“谁最快”游戏

  6、书写算式

  7、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