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写作教学反思(2)

时间:2021-08-31

  语文写作教学反思3

  回顾几个月的作文教学,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辨证对待教师的批改和学生的自改互改,注意扬长避短。既发挥教师批改的长处,榜样示范,让学生学有所获;同时充分利用机会锻炼学生自己批改,调动学生学习的几积极性。

一、二次自改。

  这种方法是对传统批改方法的改进。教师通阅学生的作文以后,对学生作文中的可圈可点之处直接用笔墨进行圈画评点,重在肯定鼓励;对作文中的需要重点修改的地方也用序号标注出来,写上眉批。同时要求学生在作文本的旁白处进行二次修改,教师根据学生二次修改的情况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最后评价,写总批并打上等第。这种方法通过外因(教师)施加影响。与传统的作文批改相比,把改的大部分任务留给了学生,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改,改什么。教师通过“批”反馈给学生,学生通过“改”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批再反馈。这种多重反馈,既能让学生逐步学会作文批改的方法与技能,又看到自己的进步,教师也适时了解到学生的动态作文水平。

二、先评后改。

  这种方法建立在“全收全看,重点讲评”的基础上。传统的作文评讲是在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以后,对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指导。这是一种“马后炮”的行为。因为老师在评讲的时候不可能每一篇都讲到,学生很难对号入座,学生扮演得更多的是听众而不是演员。而先评后改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消化教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的建议。我在浏览所有作文以后,列举出需要修改的要点进行讲评,提出明确的修改要求和方向。在具体操作时可使用老师讲评学生例文和学生互相点评相结合的方法。如讲评学生例文时,不仅教师评,还可以让其他同学也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对该同学修改以后的作文评出预期的等级,一般总是比原文高出一个等级。学生按照老师和同学的修改意见进行相应修改。相对于“先改后评”,这种方法通过内因(学生)直接产生影响,所以学生主动参与欲望强,积极性很高,对同学提出的修改意见也比较容易接受,能主动掌握修改的方法。学生在获得了一定的修改参照后修改很认真,因为预期的高等级也是他们奋斗的目标。

三、自主批改。

  学生在教师的帮扶下掌握了一些修改技巧,有了一定的修改本领以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可以自批自改、同桌互改和小组批改。

  小组批改是较好的合作形式。教师可以先在批改前按学生作文水平高低搭匀,编分批改小组,安排组长负责。接着教师简明扼要地进行评改指导,可以提出明确的批改标准,评改的具体方法等,让学生有依可据。教师对学生的小组批改也不是放任自流,要参与其中。一方面要帮助学生解决评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指导拟写评语,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随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评改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典型问题,还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总结讲评。先由各组长汇报评改情况及疑难问题,教师再根据本次作文教学重点组织学生集体评改。

  当学生已经能灵活运用修改方法、可以基本放手时应该充分放手。由指定的学生组长召集组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可以在全班范围类自由流通,让学生能学习到广泛全面的不同风格的批改方法,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教师只要起到参谋、顾问的作用就可以了。

  总之,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循环上升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语文写作教学反思4

  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深感头疼的事,常常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与教师的辛勤付出不相称。就目前作文教学的状况来说,我感悟到在作文教学中步入了误区。

一是指导过细,束缚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上作文指导课,旨在围绕写作目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但是,我平时认为指导的越细越好,从立意到选材,从内容到方法,无不细细道来,甚至对中间内容的层次都要加以详细要求。这样,学生只好跟着老师定好的模式写作,写出的作文就会死板,雷同化,很少出现内容、形式各异的精彩作文。这种指导方法,教师颇费心思,但是并没有起到训练学生灵活思维的作用,相反,却僵化了学生的认识,束缚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是批改过详,影响了学生自改能力的提高。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中,要找出共性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自改作文的正确方法。这一环节,是训练学生自改能力的。因此,批语在精不在多。批语精当,学生会在老师的简明导语下,充分展开思维,进行自改训练。我却圈圈点点,勾勾画画,补充删改,总批眉批,应该让学生动笔的地方,老师都包办代替了。如此批改,指明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有余,而引导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不足。学生的自改能力不会提高的。

三是讲评过繁,影响了学生写作的升华。

  讲评课,是作文教学的升华环节。这一环节,学生在老师的导引下,根据老师的讲评和自己作文的得失,进行再认识,使自己对此类作文写法的认识得到升华。可是我在讲评课时滔滔不绝,几乎挤掉了学生自我认识作文的时间。这样,教师讲评的时间与学生对自己作文再认识的时间、比例失调,致使学生对此类作文的认识模糊,达不到升华的目的。

  相反,有些名师看似不下功夫,但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我想可能是他们的教学方法恰当。语文教学,或许是越下力的教师,学生学习成绩越不好,而不下功夫的老师,以学生为主体,大胆放权,学生的能力就会慢慢提高,作文水平也会提高?

【语文写作教学反思范文(通用4篇)】相关文章:

1.时评写作教学反思

2.语文长城教学反思范文

3.语文《猫》教学反思范文

4.语文《社戏》教学反思范文

5.语文秋思教学反思范文

6.小学《语文》教学反思范文

7.语文与生活教学反思范文

8.教学反思写作方法

9.教学反思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