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部分教案(2)

时间:2021-08-31

  ◇课堂探究:(1)你所居住的地方有些什么样的传统民居?你能指出这些民居所展现的传统文化内涵吗?

  (2)有人说,传统民居占用了太多的土地资源,在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其彻底抛弃。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探究提示:(1)同学们可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回答。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蒙古族的蒙古包,哈萨族、藏族使用的毡房,易建易拆,是移动的,使用非常方便,不占用土地资源;有些传统民居确实占地过多,但传统建筑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予以适度保留,不可全部抛弃。

  (3)传统文艺的继承:

  ①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种类繁多,作品浩如烟海,留下了许多闻名中外的名著;刚劲有力的书法,绚丽多彩的绘画,旋律优美的音乐,威武雄壮的雕塑,轻盈飘逸的舞蹈,无不给我们以美感、以力量、以心灵的震撼、以感情的升华;中国传统文艺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有自己独特的光辉,是东方文艺的代表。

  ◇点拨:教材“相关链接”栏目介绍了我国传统文艺的情况,说明我国传统文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4)传统思想的继承

  ①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沦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传统思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和整个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这足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核心。

  ◇课堂探究:毛泽东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探究提示:毛泽东重视对传统思想的继承,提倡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思想进行吸收、消化、总结,做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课堂练习:

  1.下面不属于汉族传统习俗的是( )

  ①中秋节赏月 ②泼水节③那达慕大会④元宵节看花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④属于汉族传统习俗,可排除;②是傣族传统习俗,③是蒙古族传统习俗。故选C。

  2.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结构体系独特②艺术造型优美 ③艺术装饰丰富 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不难选出D。

  3.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 )

  ①理论观点 ②学术思想 ③道德观念 ④文学艺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思想的含义,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传统文化在今天

  1.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经过不同的时代仍然会保留着原有的基本特征,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会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但传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不容易改变的,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差异,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各民族传统文化存在差别是因为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点等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点拨:教材“相关链接”说明台湾同胞的各种文化活动,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说明了两岸文化同根同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祖国统一的强大精神力量。

  ◇课堂练习:

  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同时赋予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 )

  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根据教材,不难选出A。

  2.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

  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课堂练习:

  我国古代婚礼分六个阶段,称为“六礼”,依次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与现在的婚礼有巨大的差别。关于这种变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这种变化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②传统文化的内容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③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④这种变化对人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与生产力的发展有关;④说法错误,对人的发展应起着积极作用;②③说法正确。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课堂探究:你认为,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你能够用事例说明你的观点吗?

  ◇探究提示: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例如,“忠”是我国古代伦理道德的最高原则,《左传》中的“临患不忘国,忠也”,要人们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维护国家利益而献身,是积极的,对现实生活来说就是财富,应该提倡;而宋代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忠君思想对现实生活来说是包袱,应该抛弃。  ◇课堂练习:

  对于传统文化,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谁也不能不面对它的影响。下面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有( )

  ①民族②国家③社会④个人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传统文化的影响,由教材不难选出D。

  2.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呢?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屯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例如,古代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图”。“二十四孝图”讲述了24个古人非同寻常的孝敬父母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为了孝敬父母,都做出了常人所不能为的举动。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应该提倡;但“二十四孝图”中的“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故事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迷信思想严重;这些具体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对待传统文化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课堂练习:

  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正确的态度是( )

  ①取其精华②去其糟粕③批判继承④古为今用

  A.① &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由教材不难选出D。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部分教案】相关文章:

1.高二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案

2.课文胡同文化的教案

3.高二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计划

4.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5.胡同文化的课文教案怎么写

6.第四课荷花课文原文及教案

7.人教版第四册复习课文3教案示例

8.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