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课件(3)

时间:2021-08-31

  到达目的地,找着当事人,已是万家灯火时候。父亲一脸严肃、一本正经和晓以大义的真诚,令对方惊讶之余,发自肺腑地言谢。第二天下午,带着托其捎回的十余根樟木料,搭一条便船,我们终于凯旋。不料当夜九、十点钟光景,便船泊在一个小集镇,我们被告知须卸货换船。云天雾地的,我们父子俩只好冒着凛冽的夜风,踏着遍地的冰凌,一根一根把木料扛到岸上。待一打听,此处叫漆潼,到高港的船要在明天上午七点左右才开出。这可害苦了我们,住,已少有店铺开门;纵有,也肮脏不堪。瑟缩着身子的父亲说;“算了,我们就到候船室坐坐吧!”候船棚四面洞开,几无遮拦,父亲不久就剧烈地咳嗽起来。整个晚上,我在朦朦胧胧中,隐约感到父亲只是不断地抽烟,不断地进出:那是怕堆在河沿的为我结婚打家具的木料丢失;又不断地用右手捂住嘴:那是怕咳声惊醒了我。于是,凄凉的月下,清冷的风中,父亲本就佝偻的身子便不时地弯成一把古拙的弓的模样。

  父亲生前于乡里播惠施恩,巨细之事难以尽数。然惟有这一件事我铭记犹深,历历如昨。清风尚清,明月惟洁,当全与我共记共忆、同歌同泣的!

  教学资料:

  1.朱金顺《读来自清的<背影)》,(语文教学研究)1980年第3期。

  2.高捷《平藏曲,淡显浓——<背影>的构思艺术》。

  3.《背影》一文的结构重点图。

  4.《主题明,结构简,描述细——<我的父亲>示写》,原载《走进记叙文写作世界(初中版)》,苏州大学出版杜20四、

  六:拓展

  同学们,讲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了电视剧《咱爸咱妈》的主题歌——《父亲》这首歌,大家熟悉不熟悉?(熟悉)我给大家唱一下好不好?(好)(演唱“父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受了来自父母、祖辈、老师同学对我们的许多关爱,面对这些“关爱”,我们应当怎样做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关爱,还要善于理解别人,以实际行动去关爱别人,我们要做一个爱自己,更爱别人的人。)

  七: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一篇记述父母、祖辈、老师、同学关爱自己的文章,题目自拟。

  附:朱自清《背影》赏析

  摘 要: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一篇脍炙人口、感情真挚的散文名作,在现代文学史上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文中作者仅用一千五百字描写了一个极其寻常的生活片段,却能够感人至深,令人共鸣,是一篇描写亲情的佳作。今天本文作者就试从写作背景、思想主题、文章分析、艺术分析以及描写手法等几个方面来浅析《背影》一文。

  关键词:写作背景;思想主题;文章分析;艺术分析;描写手法

  一、写作背景:

  朱自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8年后,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留学,次年回国,继任清华大学教授。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

  《背影》一文,写于一九二五年,是追忆其八年前的一件往事。作者讲述了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期间,得知祖母去世后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老家奔丧,办完丧事后,父亲到南京找工作,而作者则回北京念书,父子俩在今南京市浦口区惜别的情景。此文后来收在了开明书店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中。

  二、思想主题:

  《背影》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深切的怀念。

  本文作于1925年,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的一段经历。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作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会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作者以自己的家庭为例,讲述了其家庭因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出了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表达了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之间的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夹杂着辛酸与悲凉的父子之爱中,也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三、文章分析:

  《背影》是一篇记实散文。它描述了在家庭遭受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文章通过朴素平实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文章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番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一把钥匙。

  从内容上全文可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从“那年冬天”至“我的眼泪又来了”。以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第二部分又可分为三小层: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旨在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其主要交代此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

  第二层:自“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我说道”止于“……又来了”。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第三部分:最后一自然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并与文章开头呼应。

  四、艺术分析:

  《背影》记事颇为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吏送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是极平常的事,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述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现在这种社会虽早已不存在了,但其记述的情景,对我们来说依然有着对历史的认知作用。

  本文通过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的命题以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这正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

  四次“背影”的出现是文章的重点:

  背影”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但每次的情况都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则是一脉相承。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四次“背影”的出现,第二、三次是实写,第一、四次是虚写。实写是虚写的基础,是虚写的条件,没有实实在在的“背影”的描写,本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虚写是对实写的感情的深化和升华。

  一般写人物,较多地从正面入手,但只从一个角度写多了,就会让人感到呆板乏味。作者选择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书写父亲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作为儿子,对父亲的音容笑貌,无不了如指掌。然而父亲临别送行,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灵,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这正是作者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再则,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伤、父爱的真挚等都通过背影恰当地显示了出来。背影,犹如电光火石,一下子照亮了父亲丰富的内心世界,照见了他的灵魂。背影更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背影,可看作是父亲的一种特殊“面貌”。作者这样处理,主要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原因有三:一、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二、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三、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有独特发现,选择了这个最佳的表现角度。以“背影”为题,贯穿全篇,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父爱的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地表现出来。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文章中也出现了四次“流泪”:

  1.“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作者为何流泪?文中一词“祸不单行”:父亲的工作没了,祖母死了,家中光景很是惨淡。这个部分为全文定下感情基调,这是一篇伤感的文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全文笼罩着哀伤的氛围。

  2.看到父亲艰难地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次流泪,一扫我前面的自以为是,我深深理解了父亲的用心良苦。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格外感人。有一个细节描写很巧妙,父亲的“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我”的是“紫毛大衣”“皮大衣”,做父母的,总是把最好的给了儿女,我们是否对这份“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爱”有些太习惯了,甚至麻木了?

  3.看到父亲离去的背影,再一次流下了眼泪,这次流泪是上一次的继续,是更深地理解了父亲的爱子之情。

  4.最后一次流泪是回忆中的流泪,父亲的背影也深深地定格在作者的脑海中。

  五、描写特点:

  1.简洁。本文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2.朴实。《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

  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3.感人。语言平实简洁,却能传达出无限深情是文章语言又一特色。全篇文字平平实实,但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切怀念之情,因而十分感人。话都是很平常的,没有什么特别,读者都有这种生活经验,因此也容易引起联想,由此发现人世间普遍平平常常而又最为珍贵的美好感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增进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4.文白夹杂。文中出现文言的原因:作者有很深的文言基础,当时的语体文中常有夹入文言词句的情况,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文章中使用文言词句,可能也与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有关,例如不说“失业”或“丢了差使”,而说“赋闲”,似乎“赋闲”不象“失业”那样刺耳和使人难堪,有失体面;最后一节既因父亲来信是文言,引用原句,更见真实,也因所表达的尽是家庭和父亲的困境和沧凉的心情与复杂的感受,所以也用了许多文言词句,这也笼上了一层时代赋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特殊语言色彩。

  5.白描。作者写父亲的背影,描写那买桔子时过铁道的场面,完全用白描的手法。所谓白描,照我的理解,就是不设喻,不加形容和修饰,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给读者以身临目击之感。换句话说,白描是用叙述的方法进行描写,达到再现实景的艺术效果。

  例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父亲的背影,儿子是太熟悉了。但这次要描写的,却不是那常见的背影,而是在特定场合下,使他极为感动、终生难忘的那个背影!作者不施浓墨,不用重彩,而是白描。再如作者写父亲当时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着重描绘了过铁道的情景。怎样走去,怎样探身下去,怎样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都细细地如实写下,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我们当时也在场,也看到了一位仁慈的父亲对儿子的关怀和体贴的情景。

  通篇文章学习下来,我们不仅要了解和认知的是从当时中国的特殊历史环境中体会文父子间的浓厚感情,更要学习作者对感情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学习在以后的写作中抓住人物的形象特点,在叙事中结合抒情的写法,学习对平凡的事件用朴实的叙述、轮廓的勾勒表现浓郁的感情的写作特点,适当的运用白描这种平实质朴的描写方式。【朱自清《背影》课件】相关文章:

1.朱自清的背影原文课件

2.背影朱自清课件

3.朱自清背影课件

4.朱自清的背影课件

5.有关背影朱自清课件

6.朱自清背影课件推荐

7.朱自清背影优秀课件

8.朱自清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