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狐假虎威课件

时间:2021-08-31

寓言狐假虎威课件

  寓言狐假虎威课件1

  教材分析: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讲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里的百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做像狐狸一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的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寓言故事.

  2、清楚文言文故事,弄明白故事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语如“长、逆、走、皆”等词的含义.

  3、知道寓言故事的寓意,联系生活联想,懂得不能像狐狸那样仗势欺人.

教学重点:弄清文言文的语句意思,清楚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明白寓意,懂得不能仗势欺人的做人之道

 教学准备:课件,字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进入新课

  1、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读到某些词语、某个句子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会忽然浮现出与这些词句相关的形象、情景和细节.比如,读到“白云”,我们会想到蓝天,想到大雁;读到“春节”,会想到新年礼物,想到童年往事.是的,因为联想,因为想象,我们的心灵就会长出一对隐形的翅膀,让我们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想象天地.

  2、今天这节课,我想先来测试一下同学们的想象力、联想力,好吗?请认真看老师写一个词语,你能想到些什么?(板书“狐假虎威”)

  3、谁来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4、你看,这,就是联想与想象的力量,也是思维的力量,更是语文的力量.

  5、这个词中“假”是什么意思呢?有时,咱们对词语的理解把握不准的时候,可以借助字典这位无声的老师.哪些同学已经养成了随身携带字典学习语文的习惯?老师从读书到教书,字典总伴随着.借助工具书也是学好语文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整体感知,清楚故事

  1、这是一个寓言故事.(板书“寓言”)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哪些同学在课前早就知道了?

  2、很好,我就请一个同学简单地将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3、今天,咱们的确是要再学这个故事,却有更深的要求,要学习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又有什么寓意.请打开书123页.

  4、老师先来模仿古人讲一遍,你们认真听,好吗?请拿好书,坐端正,认真倾听.

  5、你们也来模仿古人自由讲一讲.

  三、学习寓言,把握内容

  1、接下来,我要请同学们学习古人讲这个故事.首先讲讲故事的起因,狐狸为什么要借用老虎的威风呢?

  2、指名说.哎呀,老师刚才没听懂呢,哪位小翻译家能超越时空,用今天咱们通用的语言说说.(板书:虎得狐)

  3、狐狸被高大威猛的老虎捉住,它的命可谓是……?(用一个成语形容),它用了一个什么办法逃脱虎口的?(板书:骗)

  4、狐狸是怎样骗过老虎,让老虎相信的?谁来说说狐狸讲的第一句话?

  5、这一句话一下子震住了老虎,狐狸接着阐述了老虎不能吃它的理由.谁来说?哪个字表示“违抗”的意思?

  6、这时,老虎仍没有松开爪子,半信半疑着呢.狐狸接着怎样补充说的?

  7、请两名学生来演一演这段场景.先在小组内练一练,再推选两个同学上来演一演.

  8、终于,在狐狸的花言巧语之后,老虎怎么做的?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形容?(板书:中计)

  9、百兽有什么表现呢?(板书:兽走)这样的结果对于百兽是一场怎样的灾难?大家是因为怕谁才经历了这场灾难的?

  10、老虎看到这场景,心里怎么想的呢?谁再用古文说一说?

  1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人类所有的语言中,汉语是最富有音韵性的.大家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要注意声断气连,有起有伏,有高有低,有开有合.再请听老师示范一下,你们也试一下.

  12、咱们再来一起古今对比说故事.一生说一句古文,另一生翻译.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四、揭示寓意,拓展运用

  1、学了这则寓言,同学们能告诉大家这是讲一个什么故事吗?你有什么感受?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2、有人评论老虎愚蠢,有人夸赞狐狸聪明,有人批判狐狸狡猾.是的,咱们读书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感受.比如,狐狸在面对危险,表现过人的胆识与非凡的谋略,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老师也希望同学们遇到困难能机智勇敢、应对自如.可是,中国的文学博大精深,在今天允许有不同的争议,但是作为有讽刺特征的寓言,千百年来要传承、学习它的东西是不能轻易更改的.(板书:讽刺)这则寓言是讽刺谁呢?狐狸一直是作为什么形象存在的呢?

  3、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百兽.这种行为可以用我们学过的一个什么成语形容?(板书:仗势欺人)

  4、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5、这样,老师先说一个,你们听: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官人问:“小孩,你的什么的干活?”一个汉奸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地说:“放牛的.”故事中“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呢?

  6、你们能想到那些事例?

  7、你们再看这个例子:有一次,小女孩遇到了坏蛋,小女孩说:“我爸爸是警察,谁敢欺负我就叫爸爸抓谁.”结果坏蛋们都不敢了.小女孩说:“我真会‘狐假虎威’呀!”“狐假虎威”用在这儿妥当吗?

  8、你们知道“狐假虎威”在什么情景中运用比较恰当呢?讽刺社会上的什么人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板书:不能)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这个寓言故事曾经在战国时期楚国作战是运用为一个策略,你们可以从课题的内容得知.大家有兴趣的话,可再查找,读读这个故事.

  2、邀几个同学一组,演一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寓言

  (讽刺)狐假虎威

  得    中计

  狐 -—— 虎 —— 兽走

  骗

  (不能仗势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