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做: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教师示范并用媒体播放: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只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的大小,就知道了摩擦力的大小。
小组讨论:研究一个物理量可能与几个因素有关时,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交流实验方案,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实验任务单。
(每小组只需选一个猜想进行探究)
[附:实验任务单:
①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木块(侧面积不同)、钩码、长木板、毛巾等。
②测摩擦力的原理:
③实验用到的物理方法:
④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由学生自行设计,以下为范例仅供参考)
不同表面 | 实验次数 | 木块的放置方式 | 木块的运动速度 | 弹簧测力计读数F/N |
木板表面 | 1 | 一个平放 | v | |
2 | 一个平放 | 2v | ||
3 | 一个侧放 | v | ||
4 | 两个平叠放 | v | ||
木板上 铺毛巾 | 5 | 一个平放 | v |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在实验中合作得更好。(如在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值在运动中不易读准,可由一同学负责拉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一同学负责读取示数,一同学负责记录)。学生根据实验任务单动手实验,老师巡视指导。
议一议:反馈学生实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选取几组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实物投影。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的大小、速度的大小无关。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3.了解摩擦力的存在和应用。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见到了哪些和摩擦力有关的现象?
看一看:有趣的摩擦(播放视频1──《鬼子来了》中潘长江所饰鬼子踩在倒了豆子的地面上摔跤的情景。(播放画面2──小朋友捉泥鳅,一捉一滑)。(播放画面3──搬油桶,“移”重于泰山,“滚”轻于鸿毛)
谈一谈: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让学生结合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同学们刚列举的现象、播放的视频及课本中的实例,辨证地认识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利与弊,得出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A.增大压力
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减小摩擦A.变滑动为滚动
B.使接触面分离 :①加润滑油 ②利用电磁场
③压缩空气
找一找:以自行车为例,哪些地方是增大摩擦?哪些地方是减小摩擦?(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讨论)
教学评析:播放有趣的视频再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出示自行车,让学生找所学的与之相关的物理知识更是将学习气氛推向高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是如何调动!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同学们表现很出色,学习很认真,那么你在本节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回答,完成自我小结)
四、扩展延伸
“今天同学们实在是太棒了,个个都是学习的能手!那么,你们还想不想研究什么呢?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很难研究的问题,在座的学习能手们谁敢接受挑战?”出示小纸条:①破解黄鳝善于逃走的秘密②打桌球时擦的滑石粉和巧克粉分别有什么用?③下大雪时,行走在公路上的汽车轮胎为什么要绑上铁链?
五、课后反思
1.新课用筷子提米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播放视频《鬼子来了》的片段,及出示自行车让学生找所学的相关物理知识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2.本节课能很好地体现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顺利地完成了探究任务。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处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中,师生之间是一种人性的、和谐的、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4.在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过程实施这两个方面还需多进行指导。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方案往往缺乏逻辑性和严密性,研究的过程更是胡乱操作,从而导致个别研究小组的结果出现明显的错误。【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摩擦力》课件】相关文章:
1.苏科版摩擦力课件
3.摩擦力说课课件
4.摩擦力教学课件
5.高一摩擦力课件
8.八年级物理力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