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整理书包课件

时间:2021-08-31

幼儿整理书包课件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应该要教会小朋友如何整理自己的书包。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幼儿整理书包课件,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幼儿整理书包课件【1】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在一次参观小学的幼小衔接活动中,孩子们对小学生背的书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小朋友说:“哥哥姐姐的书包里有好多书呢。”有的小朋友说:“哥哥姐姐的书包里说不定也会有很多玩具。”还有的幼儿则提出了疑问:“为什么哥哥姐姐每天都要背书包呢?”在孩子们热烈的讨论中,教师意识到:书包是小学生的必备物品,帮助大班幼儿了解小学生的书包是幼小衔接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于是,大班社会活动《整理书包》就这样生成了。此活动旨在通过让幼儿了解小学生书包里所放物品的名称及功能,引导幼儿尝试整理书包、增强自理能力,从而萌发上小学的美好愿望。

  活动目标:

  1、了解小学生书包里所放的主要物品名称及功能。

  2、初步学会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尝试分类整理。

  3、萌发幼儿上小学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参观过小学、认识过书包。

  ★物质准备:书包、各类学习用品、物品准备清单、录像。

  活动过程:

  一、回忆参观活动,引出主题。

  1、师:前几天,我们大(二)小朋友去小学里进行了一次参观,访问了学校里的哥哥姐姐,知道哥哥姐姐们每天上学都要背书包。你们知道书包里都有些什么吗?

  幼儿A:“有很多书。”

  幼儿B:“还有铅笔。”

  2、师:“隔壁大(一)班的小朋友也要上小学了,他们已经准备好了书包,书包里放了很多东西。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书包里都装了什么?”

  播放录像:大(一)班幼儿从书包里逐一拿出各种玩具汽车、美工刀、剪刀、薯片、糖果、弹珠等物品。

  3、讨论:大(一)班小朋友书包里装的这些物品都合适吗?为什么?

  (评析:活动前的参观活动给了幼儿充分的经验积累,而在回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讨论大(一)班小朋友书包中的物品是否合适,又给幼儿创设了发表观点的机会,使幼儿充分运用了自己的以往经验,为隔壁大(一)班小朋友解决难题,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也更能激发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4、师:那你们认为小学生的书包里到底应该放些什么?

  (评析: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在黑板记录纸上贴上相应物品的`标记。)

  5、小学生的书包里到底都应该带些什么?我们来听听小学生青青姐姐是怎么介绍的?

  播放录像:小学生青青姐姐边指物品边介绍说:“小学生的书包里放的主要是每天上课要用到的课本、作业本、铅笔盒等,还可带些水、零食、危险物品和玩具是不适合带的,记住了吗?”

  (评析:青青姐姐是我班在《我要上小学了》的主题活动中邀请到的爱心朋友,这位小学里的爱心朋友在主题以往的活动中给了孩子们很多的帮助。因此,以青青姐姐作为爱心朋友的话来进行总结,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幼儿感情上的共鸣,加深了幼儿对小学生书包中物品准备的了解。最后,青青姐姐提到的“每天上课要用到的课本”又为引出下一问题做好了铺垫。)

  二、学看课程表。

  1、师:青青姐姐说书包里要放每天上课用到的课本,那我们怎么知道每天要用哪些课本呢?

  播放录像:小学生青青姐姐介绍:每个小学生的书包里都有一张课程表。看!(出示课程表。)我们小学生就是通过看课程表知道明天要上哪些课,要带哪些课本。

  2、师:小朋友们,你们会看课程表吗?(教师出示大课程表。)

  (1)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下,课程表上面和左边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上面的数字表示星期一到星期五;左边有“上午”和“下午”,数字表示第一节课、第二节课、第三节课……)

  (2)请小朋友找一找星期一有哪些课?是怎样找到的?

  幼儿A:星期一是语文、数学、英语、绘画、体育……,我是先找到星期一,再往下看,找到的课。

  星期二上午第二节又是什么课?是怎么找到的?

  (评析:此环节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学会按纵坐标和横坐标看课程表,幼儿对看课程表特别感兴趣。之前学过的知识——按坐标看位置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而课程表上除了文字外,个性化的符号标志也满足了幼儿的能力差异,为幼儿接下来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做好了准备。)

  三、尝试整理书包。

  1、师:小朋友都学会看课程表了,想试试看着课程表来准备你书包里的物品吗?

  教师交待操作要求:在每组的桌上都有一张“物品整理清单”,请每组的小朋友们一起看看你们要整理的是星期几的书包,有哪些活动,需要准备哪些物品。请你在清单上连线,空白的地方还可以添画。

  2、幼儿分组操作后,将每组的“物品准备清单”进行展览并介绍。

  大班主题教案:整理书包【2】

  设计意图

  书包是小学生必备的用品,整理书包是小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和应该具备的能力。为了让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的需要,让他们了解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会整理书包,特设计本活动。

  活动目标

  1、 知道整理书包的重要性,学习整理书包,有初步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2、 发展观察、记忆、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请家长为幼儿准备书包,练习本和必备的文具。

  2、 排练庆京表演“上课的时候”,准备电教器材。

  过程建议

  1、 提问导入课题。小学生上学应该有哪些学习用品?为什么要有这些学习用品?

  2、 看清景表演。

  (1) 提出观看要求:要认真看,仔细想。如: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有谁?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2) 看表演。

  场景:教室里,一块黑板上面画好两个田字格、两张课桌。一个抽屉里整整齐齐放着书包,另一个抽屉里的书包搭盖没扣,文具撒落在地上,空笔盒翻在桌上,练习本掉在地上。

  情节:(1)上课铃声响了,女生轻轻走上座位,拿出语文课本,端正坐好。教师站在门口,男生慌慌张张跑上座位,捡地上的文具。

  (2) 教师进教室,问男生:“你的语文课本呢?”男孩到处找,捡起地上的练习本,把书包倒过来抖也没找到,只好对老师说:“语文课本忘在家里了。”教师请他坐下。

  (3) 教师请同学们把作业本拿出来检查,女生拿出作业本,教师检查并表演她。教师翻开男生的作业本空空的,问:“你的作业呢?”男生说:“我忘记了,没有做。”教师请他坐下。

  (4) 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写上中国二字,请小朋友在作业本上联系,女生认真鞋子,男孩捡起地上的断铅笔,又找女生借卷笔刀削笔。女生写好字交给教师看,教师表扬她,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教师说:“下课。”女生整理好书包出教室。老师对男生说:“你怎么一个字也没写呢?”男生两眼望着老师,结束。

  3、 讨论。

  (1) 小组讨论。

  ·今天的表演发生在什么时候?男生和女生谁对谁不对?

  ·男生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对?这样做有什么不好?

  (2) 集中交流。

  (3) 引导幼儿归纳小结:做小学生要像女生那样,上学前要整理好书包带好课本、练习本,削好铅笔,清理好文具盒,下课前也要清理好书包再去玩,回家认真做好作业,这样才能学好本领,做个会爱护自己的会学习的好学生。

  4、 练习整理书包。

  (1) 请幼儿把自己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看看有些什么,各有多少,边观察边与同伴交流。

  (2) 请幼儿把课本、文具等放回书包,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教师注意观察,发现整理得好的幼儿。

  (3)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是怎样整理好书包的。

  (4) 对全班幼儿给予鼓励:相信每个小朋友都能成为好学生。

  延伸提示

  1、 请家长在幼儿入园前,每天提醒孩子整理书包。

  2、 开展整理书包的游戏活动。

【幼儿整理书包课件】相关文章:

1.整理书包课件设计

2.幼儿园教案:整理小书包

3.书包美术课件

4.小书包课件

5.整理书包的周记

6.《整理书包》说课稿

7.整理小书包教案

8.大班《整理书包》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