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的优秀教案设计(2)

时间:2021-08-31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对文中的这句话,你肯定有认同感,请查阅有关资料,找一些科学研究的例子,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

  二、写作活动设计

  1、谈谈月蚀(或日蚀):

  提示:先收集月蚀(或日蚀)的有关资料,弄清它们的形成原因。可写成平实的文章,以答与问的方式进行;也可以写成生动的科学小品。不管哪一种写法,都要做到逻辑层次分明、语言准确简练。

  2、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

  提示:先确定题材,选自己最熟悉的、理解最透彻的事物来写,应对事物的事理进行有序的多角度的说明。

  3、思维推理训练:

  请学生写出《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两文的思维推理过程。

  提示:

  《恐龙无处不在》

  在南极洲的冰天雪地中,发现了恐龙的化石,这说明南极大陆上有恐龙。但恐龙是不能在南极洲那种寒冷的环境中生存的。那这些恐龙是怎么来的呢?恐龙不可能自己游过去,只能做反向思维,是南极洲大陆自己漂过去的。

  《被压扁的沙子》

  有超高压的存在,就会出现斯石英;有了斯石英就可能推出超高压的存在;地球受到大撞击会造成超高压,所以可能出现斯石英;斯石英在高温下可变回常态,因此火山爆发造成的高温会使斯石英消失;大撞击引起的大火也可使斯石英变成普通沙子;但许多斯石英也会因撞击被溅到平流层中避开高温而保留下来;发现斯石英的岩层年龄有6500万年,6500万年前正是恐龙灭绝的时候;因此推断恐龙灭绝可能是由外界撞击引起的。

  三、开放性探究

  阅读《水滴石穿的科学说法》,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滴石穿的科学说法

  水滴石穿的意思是说:水不停地滴下来,能把下面的石头滴穿。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关于水滴石穿的说法,已是百花齐放了。

  磨损说。这是古老而又原始的说法。水从高处滴下来,其冲击的力量是不可小看的。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如此,顽石也一样,一磨一滴,其科学道理是相似的。水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持之以恒,完全可以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来。古人曰:水非石之钻,渐靡使之然也。这里的靡,即磨损的意思。

  空泡说。 水滴从空中落下来,受到内聚力、分子吸引力、摩擦力和空气动力等多种力量的综合作用,形状会发生许多变化,最后成为倒扣的碗形。水滴着地时,犹如一只倒扣的小碗扒在地上,小碗内的空气就成了一个空泡,空泡被挤压破碎,产生很大的爆发力,使石块受到巨大冲击。用每秒1500张图像的高速摄影可以清晰地看到水滴着地时的情景,由于水滴中心附近的一些局部流速相当高,流速高的地方压力变低,这里也会产生空泡。与此同时,水滴中还存在局部的高压区。由于那里压力大,使得空泡无法存在而爆裂,其高压有时可高达10万个大气压。在这种超高压的作用下,水滴石穿也就不足为怪了。

  溶解说。由于空气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易溶于水而生成碳酸,所以水滴实际上是具有弱酸性的碳酸溶液。当这种水滴落到石灰石、大理石这一类石块上时,碳酸就会与石块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碳酸氢钙,使石块局部缓慢溶解并流失。在石灰岩地质地貌地带,有许多景色绚丽的`溶洞,就是由流水雕琢出来的。可溶性碳酸氢钙在受热或压力骤然变小时,又会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钙重新沉积下来,形成钟乳石、石笋和石柱,使溶洞的景色锦上添花。

  酸雨说。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烧时产生许多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它们在大气中飘逸,成为水蒸气凝聚的中心,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形成酸雨(包括酸雪、酸雾、酸露等所有酸性降雨形式)降落下来。酸雨的酸性很强,pH小于5 .6,所以有很强的腐蚀性,别说石块,就是钢铁也要被它咬得千疮百孔。在酸雨的腐蚀作用下,再坚硬的岩石也得低头,乖乖地任其剥落侵蚀。

  可见,水滴石穿现象的后面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这同时也告诉人们,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任何事情都能办好,天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并取得成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四种说法的大意。

  2、这篇科普文,多角度地说明了水滴石穿现象的种种原由。全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分说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3、说说这篇文章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

  1、磨损说是说水从高处滴落下来,其冲击的力量使石头受到磨损。

  空泡说是说从高处落下的水滴着地时,受力的综合作用,水滴变形成碗状,碗内的空泡受挤压破碎而产生的巨大爆发力使石块受到冲击。

  溶解说是说具有弱酸性的水滴落到含有碳酸钙的石块上时,发生化学反应,使石块局部缓慢溶解并流失。

  酸雨说是说从高处落下的水滴呈酸性,有很强的腐蚀性,石块被腐蚀。

  2、全文呈总分总式结构,分说部分呈逻辑顺序,四种说法按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排列,它们不能调换顺序。

  3、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引用、列数字、举例子、作解释、分类别。

【备课资料】

  1、恐龙灭绝之谜:

  爬行动物到陆地上生活,开始了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有的长了较长的腿,适宜在陆地生活;有的则完全失去了腿,长的像蛇一样;有的腿又变成了像鱼鳍一样的鳍状肢,表明它们又重新回到了水里;还有的长了翅膀,向天空飞去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其中有一种变成今天的龟类,而另一类则演变成为哺乳动物,还有一类成了现代的蛇和蜥蜴。但最为突出、最多样化的一类是分为鳄鱼、恐龙及鸟类。

  恐龙是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恐龙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儿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几千万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某一段很短的时间里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些留下的大批恐龙的化石。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

  恐龙是地球历史上最大的动物。有人设想,如果恐龙不灭绝的话,现在统治地球的恐怕不是人类,而是恐龙。但是,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却全部灭绝了,这是动物演化史上最重大而又令人迷惑不解的一个问题。各国科学家进行了长期地探索和研究,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推测和假说。直到K/T界线地外撞击理论提出,人们似乎觉得找到了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但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世界上大部分保存有恐龙或恐龙蛋化石的地层剖面中,恐龙或恐龙蛋化石出现的最高层位在K/T界线层几十公分至几米之下。比如我国广东南雄的K/T剖面是世界上恐龙蛋化石保存最为完整的剖面之一,在该剖面中,恐龙蛋最丰富的阶段达12个种之多,但只有一个种延续到K/T界线,而其他种均在K/T界线之前已经消失。这说明,恐龙在地外撞击事件发生之前几万到几十万年已经趋于灭绝,灭绝过程持续了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之久。地外撞击事件是瞬间突发事件,由此造成的恐龙灭绝也应该是突然的。因此,K/T界线地外撞击事件可能并不是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而只是造成本已趋于灭绝的恐龙最终彻底灭绝的原因。到目前为止,造成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最近对广东南雄K/T剖面中恐龙蛋的研究发现,靠近K/T界线的恐龙蛋壳中铅等有毒元素的含量迅速增加。人们不禁有以下猜想,是否有可能由于食物中毒而造成恐龙死亡或抑制了恐龙蛋的孵化能力而导致恐龙灭绝呢?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将对此做出回答。

  2、恐龙灭绝新说:

  多国科学家在墨西哥万卡坦半岛陨石坑地区进行了两个月紧张的钻井工作,到达650万年前彗星曾撞击的地层。这口井深2、5公里,穿越两个硬岩层,专家们从中发现了一些证明当时的地面与彗星接触的证据。科学家在对796~1000米的研究中发现了硫酸盐类矿物──灰石和硬石膏。他们认为,这证明了彗星坠落导致地球上50%动物灭绝的理论。硬石膏的存在是硫大量集中造成的,硫与碳酸盐结合形成了硫酸,硫酸雨杀死了陆地和水中的生命。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优秀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1.《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优秀教案设计

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优秀教案设计

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堂教案设计

4.《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的教案设计

5.《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优秀教案设计范文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优秀教学设计

7.《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优秀教案

8.课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