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获奖课件(2)

时间:2021-08-31

  师作朗读指导:面对滚滚不尽的历史长河,杜甫感到有些无可奈何。但他知道人终有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规律。所以,他又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要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礴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全班齐读)

  小结:寓情于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凄清、悲怆的感情基调。

  (二)后两联

  师: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的话,那么后两联是什么?

  明确:抒情。

  师: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战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师:什么叫登台呢?联系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回答。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登台都是全家一起去,登台的地点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乡,可是杜甫呢?是独自一人,是在离家万里的他乡,悲凉的秋天,做客并登台。

  师:再往深处想,杜甫登台是在什么年纪?

  明确: “百年”,就是老年,拖着多病的身体。

  找一找,本联共写了诗人多少层愁苦,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离乡万里、时值悲秋、漂泊他乡、常年在外、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登上高处,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 )

  师作朗读指导: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的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如读“万里悲秋常作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作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仃,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如“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跟老师一块读。

  生齐读、单读。

  师:造成杜甫的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

  师:是从哪联的哪句诗知道的?

  明确: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知道的。由于艰难痛苦和仇恨,使我两鬓斑白了。

  师:同学再认真想想,“艰难”仅仅指国家艰难吗?

  明确: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

  师:国若破,家焉存,国破和家亡是因果关系,诗人很遗憾自己过早的白了双鬓,残躯病体,不能多为国家出,所有的愁绪一齐涌上心头。

  师: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他曾高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也曾低吟“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喜也喝酒,忧也喝酒,但是人却“新停浊酒杯”,“新停”,刚刚停,为何呢?

  明确: 可能因病不能喝,可能因穷困潦倒,此时诗人孤苦无依,无朋友的救济,喝酒的钱都没有了。那么这种年老多病、孤苦无依、忧国忧民的愁苦、悲愁排泄不了,只能郁积心头!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

  师作朗读指导:“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恨”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师生共读)。

  五、整体小结

  1、小结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呼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形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2、朗读

  现在请大家带着对本诗的理解,再次齐读《登高》!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5.布置作业

  1、背诵《登高》,完成《名校学案》相关练习。

  2、反复朗读这首诗,结合自己的领悟,展开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散文。(要求:想象丰富、合理,内容与诗歌一致,语言顺畅,三百字左右)

  3、收集古诗歌中有关于秋的诗句,并小组交流。

【登高获奖课件】相关文章:

1.登高获奖说课课件

2.地理获奖课件

3.杜甫登高优秀课件

4.获奖说课课件

5.小学 品德 获奖课件

6.小学生获奖的课件

7.变色龙获奖课件

8.获奖英语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