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件:洋流(2)

时间:2021-08-31

  地理课件:洋流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洋流的定义、分类以及成因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和案例教学,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而运动是有规律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关注全球海洋环境,做合格的世界公民。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洋流的分布规律;

  2.分析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抓住“四环节”:围绕主线—洋流成因,分类,分布规律及地理意义;通过案例引出知识点;围绕问题设计案例;围绕问题去探究。

  教学媒体:

  多媒体,洋流模式图,洋流实际分布图,世界地理区域简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热点导入

  【展示玩具鸭】 这样的塑料玩具鸭很多人都拥有过,伴随着我们快乐的童年,这样的塑料玩具鸭市场价格不过几元到十几元不等,但是有些这样的玩具鸭,在一些收藏者手中,每只价格炒至了1000英镑,这些鸭子为什么会身价不菲呢?看下面这则材料:

  【提出疑问】:这些贵族鸭是如何从太平洋到达英国的呢?下面我们揭开洋流的神秘面纱。

  【板书】3.3 洋流的地理意义

  【设计意图】以我们耳熟能详的大黄鸭的例子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创设学习情境,激发联想,吸引注意力。

  二、 新课讲授

  【自主学习】

  1、洋流定义:

  海水常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作大规模运动的现象.

  2、分类:

  划分依据:根据水温状况

  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

  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

  【板书】一、洋流概况

  1、定义

  2、分类

  【学生回答】

  【问题探究1】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如何根据海水等温线图判断寒暖流?

  (1)流经AB的洋流是__ ___(暖流);流经CD的洋流是_ ___(寒流)

  (2)画出AB、CD洋流方向

  【提示】依据比较岩石中心和两侧年龄的判读方法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判断方法:

  1、 定义法:取代表点,比较洋流中心与同纬度两侧水温的高低,中心水温较高的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学生】观察图形,总结出规律: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

  流向法:

  a 定半球:向北温度逐渐递减的是北半球,向南温度逐渐递减的是南半球。

  b 定流向: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方向一致

  c 定寒暖流: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暖流,反之为寒流

  【学生观察】暖流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寒流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类似等压线凸高凹低)

  【板书】3. 成因:

  【自主学习】读P50知识窗

  【教师讲授】依据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只要分为

  风海流:盛行风吹动海水流动(用无风不起浪,方便学生记忆)

  密度流:多分布在两个海域的连接处,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最典型:解释,表层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而深层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结合二战时期英法联军封锁直布罗陀海峡,但是德军的潜水艇可以自由出入,靠的是深层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补偿流:水平补偿流与垂直补偿流(上升补偿流与下降补偿流)

  【提问】:洋流运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盛行风

  【教师】大气运动是海洋水体运动主要动力,一起回顾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学生】回答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教师讲授】、结合风带,再结合地转偏向力和陆地形状,讲授北半球的洋流循环模式

  ①赤道两侧海域的海水在东北信风作用下,向西流动,形成北赤道暖流

  ②海水到达大洋西岸时,因受大陆轮廓的阻挡一部分向东折回,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沿海岸向中纬度海区流动。

  ③到达中纬度海域的海水,受西风作用,海水向东流动,形成西风漂流(被太平洋暖流、被大西洋暖流,南半球中高纬度的西风漂流)。

  ④北半球,西风漂流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向南运动,补偿赤道海域,另一部分则向北流向高纬度海区,

  ⑤高纬度的海水受极地东风影响,返回中纬度海区。

  【学生活动】自主画出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洋环流模式。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做评价总结

  解释,40°S~60°S之间为海洋,所以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形成环球性的洋流,其性质为寒流,原因是:其流经南极沿岸,况且南极冰山崩落入海洋,冰川融化需要吸热。

  【问题探究2】联系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模式图,自主回答

  南北赤道暖流的流向与信风带有何关系?

  西风漂流的流向与西风带有何关系?(方向大体一致)

  根据成因,属于哪一类洋流?(风海流)

  【板书】4、洋流分布规律

  【问题探究3】: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学生小组讨论】

  ①中低纬海区:

  以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 时针流动

  南半球: 时针流动

  大洋东岸为 流、西岸为 流

  ②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以___________ 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时针方向流动

  大洋西岸为 流

  大洋东岸为 流

  ③南半球中高纬(40°S):形成__________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学生】据图2-3-7,熟悉实际情况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洋流分布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成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模式图(北半球冬季),加深记忆。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北印度洋的洋流模式还欠缺,那么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流向如何?夏季呢?

  【教师答疑】北印度洋海区受到南亚季风的控制,冬季在东北风的吹拂下,洋流逆时针流动,夏季受西南季风,洋流顺时针流动为季风环流。

  ④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教师进一步总结规律】

  进一步总结发现,洋流流向与“8”、“0”写法顺序一致,也与“囧”类似。

  【动手标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表层洋流名称(北半球夏季)

  《洋流及其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巩固练习】

  【板书】5、洋流地理意义

  1)展示摩尔曼斯克和海参崴的图片,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大的分布面积。通过比较分析明确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2)由日本的饮食文化,鱼类占了很大比重,原因是邻近北海道渔场。

  【自主学习】P52 洋流与海洋渔场

  【展示】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引导学生观察洋流并说明渔场的形成原因,由此得出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

  上升补偿流,形成渔场

  3)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走了图中A和B两条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用了20天。为什么?明确洋流对航运的影响。

  逆洋流航行速度慢——逆北大西洋暖流

  顺洋流航行速度快——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

  4)南极大陆被认为是一块洁净的大陆,但是在南极大陆附近的海域中,科学家对死亡的企鹅进行解剖,发现了DDT农药成分,请分析原因?明确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扩散,但扩大污染范围 。

  【课堂小结】

  【实践应用】

  画一画“鸭子舰队”从中国来到英国的路线及所借助的洋流?还有那些国家可以捡到这些幸运之鸭呢?

【地理课件:洋流】相关文章:

1.地理洋流的课件

2.地理洋流课件

3.高中地理洋流课件分享

4.高中地理课件:洋流

5.高中地理洋流的课件

6.高中地理洋流课件

7.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

8.洋流教学课件

上一篇:地理洋流课件 下一篇:高一洋流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