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空气(4)

时间:2021-08-31
       

对第一组得出的结论3、4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他们没有简单重复书上实验,而是对氮气的性质做了积极的探索,这是难能可贵的。


       

分成四组,探究空气中O2的含量


       

1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3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4组: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结束,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


       

各小组间讨论汇报的实验结果并分析原因:


       

       


       

第一组:(红磷做燃料)


       

汇报: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说明红磷燃烧只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氮气没有与红磷反应,说明氧气比氮气性质活泼。


       

4、用燃着木条检验了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木条熄灭,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第二组(硫粉做燃料)


       

汇报:1、硫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无烟,有刺激性气味。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时,明显不到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通过分组探究引导学生对实验提出预想和猜测,及时发现和形成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和猜测,修正自已的假设与结论,并且在锻炼了他们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的同时,也促使他们自己或相互间获得新的发现。


       

       


       

       


       

       


       

       


       

       


       

       


       

让各小组汇报的目的是锻炼他们能够通过表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结论,能通过表述说服别人来解释或证明自己的猜测,思考和结果。并通过表述来实现与他人的交流,来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论。


       

没有急于解答,而是请其他小组同学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教师给学生适时解答:SO2气体易溶于水。


       

       


       

       


       

       


       

       


       

       


       

       


       

       


       

       


       

       


       

       


       

       


       

       


       

       


       

       


       

       


       

       


       

       


       

       


       

教师对第三组的汇报给以高度赞扬。


       

提出问题:硫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的同时又生成了另一种气体二氧化硫,按说液面是不该上升的,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希望老师能给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