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时间:2021-08-31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

倔强的小红军教案1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战士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学习陈赓同志关心战士的美德。

  2.训练通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教学难点

  了解小红军是怎样一步一步地“骗”陈赓的,知道小红军为什么这样倔强。

  教学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时代背景

  同学们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61周年,同学们对长征有所了解,谁能根据自己找的材料向大家介绍一下当时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

  学生:红军长征要经过荒无人烟的雪山、草地,红军战士缺衣少粮,长时间的行军,疲惫不堪,许多人被冻死饿死。

  教师:在长征路上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位小红军。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2.指名同学读书,大家想: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军十分倔强。

  3.划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答案是: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4.指名同学读一读所划的句子。

  三、给课文分段

  全文可以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自然段到“朝前走去”;

  第三段:从“他骑在马上”到结尾。

  四、分段读书,想段意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提问题

  教师:同学们,请你小声地读全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

  学生:小红军为什么那么倔强?

  小红军为什么要骗陈赓?

  全明白了什么?

  小红军是怎么骗陈赓的?

  教师:这个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倔强的小红军》这课书咱们分三课时来完成。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把课文分成了三段,这节课我们细读课文,说段意。

  二、细读文,说段意

  教师:在一望无际的草地上行军,陈赓同志掉队了,他遇到了一位小红军。谁把描写小红军的句子读一读。

  投影:按课文内容填空。

  学生读,老师填。

  那个小家伙不过(十一二岁),(黄黄的)小脸,一双(大眼睛),两片(薄嘴唇),鼻子有点儿翘,两只脚穿着(破草鞋),冻得(又青又红)。

  教师:请你再读读填上去的这些词语,从这些词中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我知道了小红军的年龄,知道他长得什么样,他穿得不好。

  教师:通过这段外貌描写,小红军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小红军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长得挺精神,他很能吃苦。

  教师:读投影上的话,注意有感情。

  教师:陈赓是怎样做的?小红军是怎样做的?先看看他们对了几次话,分别有什么表现?

  学生:第一次陈赓让小鬼骑马,小鬼觉得自己体力很强;第二次陈赓命令他骑马,小鬼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第三次陈赓让小红军和他一块走,小红军说:“让陈赓先走,自己还要等同伴呢”;第四次陈赓要给小鬼青稞面,小鬼说:“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

  教师板书:

  先 让他骑马 体力很强

  再 令他骑马 准备赛跑

  接着 要他同走 要等同伴

  最后 给他青稞 粮袋鼓鼓

  教师:谁能用上关联词语把板书内容连成话来说。

  学生:(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来说。虽然……但是、虽然……可是、虽然……却。)

  教师:请大家用上顺接连词,把刚才说的几句话连成一段话。(先……再……接着……最后)

  教师:通过这些句子的练习,我们知道了陈赓想方设法要帮助小红军,小红军用种种理由拒绝了陈赓同志的帮助。陈赓在帮助小红军时的所做所为你用什么词来概括?

  学生:多次、几次、尽最大努力。

  教师:陈赓这样帮助小红军,小红军又是这样地拒绝帮助;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学生: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陈赓想帮助他,却被他说服,只好自己先走。

  教师:同学们刚才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段意)那陈赓一次次地帮,小红军一次又一次拒绝,看出了什么?

  学生:小红军是倔强的。你叫我干什么我偏不干什么。

  教师:这位小红军走出草地了吗?(读书)

  学生:他停止了呼吸,牺牲在草地上。

  教师:小红军倒在草地上时,陈赓是怎样做的?陈赓为什么不往前走,而要调过头来?

  教师:回到第2段,找出哪几句说明小红军在骗陈赓;陈赓受骗了。

  学生:小红军处境艰难,他遇到陈赓时是微微一笑,这个笑是勉强的,是在假笑,他不想拖累陈赓同志……

  教师:请大家读出这种感情来。

  投影:对比句子。

  (1)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拍了拍。

  (2)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

  教师:他为什么轻轻地拍?说明什么?

  学生:他这个干粮袋是空的,使劲拍就让人看出来了,说明他在骗陈赓。

  教师:小鬼一步一步地骗陈赓的目的是什么?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什么印象?

  学生:小鬼不愿意拖累别人,他很倔强,小鬼一心为别人着想。

  教师:倔强是小红军的外在表现,他的目的是不想连累陈赓。我们一步一步地了解了小红军,产生了什么感情?

  学生:我们产生了敬佩之情。

  教师:带着这种感情,咱们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陈赓找到小红军,小红军已倒在草地上,陈赓同志全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

  陈赓明白以后搂的是谁?打的是谁?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感情?

  学生:搂的是小红军,狠狠地打的是自己。表现了他爱小红军,对自己严厉责备的感情,他在深深地自责、悔恨。

  教师:就是这个小红军,在多年以后还让人忘不了。读第一段。

  教师:谁把这篇课文的段意说一说。

  学生:第一段讲陈赓同志说起一件往事。

  第二段讲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陈赓想帮助他,却被他说服,只好自己先走。

  第三段讲陈赓走后仍不放心,再回来找时,小红军已经昏倒,最后小红军牺牲在陈赓同志的马背上。

  老师总结板书内容,交代下节课任务。(下节课要精读课文,连段意,学习生字和词语。)

  第三课时

  一、分段读,说段意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咱们概括了每一段的段意:我找六个人互相配合,读一段书,说一说段意。

  二、精读文,连段意

  教师:找两个人朗读小红军和陈赓的对话,注意语气。

  教师:自己练习把段意连起来说一说。

  教师:同学们联系各段段意,也就是用段意串连法就可以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醒大家要注意,要把语句说通顺,有时需要加一些词,也有时要去掉一些词。

  学生说好后,老师用投影打出主要内容。

  投影: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长征过草地时,陈赓遇到了一个掉队的小红军,他要帮助小红军,反而被小红军说服了;陈赓离开后,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地责怪自己。

  三、自学生字和词语

  1.自己读一读生字、词语。

  2.老师检查自学情况。

  3.重点指导两个易错的生字。

  倔:什么结构?

  最后一笔是什么?

  “倔强”是什么意思?

  忍:第四笔是什么?

  顺口溜:心头上的一把刀就念忍。

  4.读词语:

  倔强疲惫小鬼一副口吻忍饥挨饿

  浮现青稞硬梆梆络腮胡子满不在乎

  5.在生字本上、写词本上抄字头。

  四、指导造句

  1.先读书上有这个词的句子。

  2.理解词意:

  ①浮现:过去经历的事再次在脑子里显现、呈现。

  浮现——发展会上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浮现——往事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②满不在乎:完全不放在心上。

  满不在乎——爸爸病了,别人都替他着急,他却满不在乎。

  满不在乎——小军的学习成绩很差,他却满不在乎,真不应该。

  教师:今天的作业是完成生字本、写词本上的作业,把两个造句写在课堂作业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