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的教案

时间:2021-08-31

山雨的教案

山雨的教案1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观察后为我们描绘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注意以下读音

  水淋淋(l0n) 啼啭(zhu4n)倾吐(t()

  3.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

  4.提出疑难之处。

三、再读感悟,探究解疑

  1.自读感悟。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l)感悟雨声的美妙、神奇。

  ①“沙啦啦,沙啦啦……”这是实实在在的雨声。

  ②“像一曲无字的歌谣”和“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这是由雨声而产生的联想,给人以美的感受。

  ③“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句写出了山雨的声音神奇、美妙,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④播放雨声的录音,让学生寻找文中作者的感觉,或产生自己独特的奇思妙想。

  (2)感悟雨色的明丽、迷人。

  ①“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是实写雨雾中的色彩,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觉。

  ②“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是作者对雨色的想象,因为作者发自内心地喜爱这绿色,所以讲“流进我的心胸”。

  ③点击教学软件,通过电视屏幕显示雨中山林美景,感受雨中的绿色之美,同时印证课文中作者的感受。

  ④“记忆宛若一张干燥的宣纸,这绿,随着丝丝缕缕的微雨,悄然在纸上化开,化开”

  点拨:这句话突出了雨中的绿非同一般,给作者的印象也格外深,从而使记忆变得鲜活,而具有灵性。

  (3)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①自己练习,边读边体会。

  ②组内朗读比赛。

  ③各组代表在班上展示读,并配以音乐,读后师生评议。

四、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谈谈学了课文后你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1.画一幅《山雨》的彩色图画,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

  2.写一篇赞美自然景观的习作。

山雨的教案2

  教学目的

  1.通过阅读了解山雨的特点,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注重积累词语。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有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山雨”的特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通过山雨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欣赏画面,感知美

  1.利用书中插图及教师准备的有关山雨的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画面意境,导入课题“山雨”。

  2.结合画面意境,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抒发美的情感。

  3.作者又是怎样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将山雨美景跃然纸上的呢?让我们一起步入“山雨”。

  (美好的画面意境已拉动学生的心弦,学文在兴趣盎然中开始。)

二、推敲词句,理解美

  1.自读课文,用“----”画出体现雨特点的词句。

  用“====”画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词句。

  用“_____”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三个层次的画词句,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班内交流、教师点拨,学习方法。

  (1)抓住课文中拟人、比较、比喻等修辞手法,体会山雨的特点,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及写作方法。

  (2)抓住课文中对山雨来时,下时,去时3个层次的描写,了解其特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3)抓住对山雨的直接描写如声音,间接描写如山林的色彩,来了解山雨的特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课文中传神的词语,优美的词句展示了课文中的美,好好引导学生口味这些词句,推敲其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塑造的美。同是学习作者表达情感,描绘景物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优美词句。)

三、入境美读,体验美

  1.想象练读。

  2.教师范读。

  3.情感朗读。

  4.同学评读。

  5.小组赛读。

  (在理解的基础上的感情朗读,是对学生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的一次升华。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使学生物化自我,达到了与作者心灵相通。)

四、课堂练习

  1.将课文中拟人句、比喻句抄下来。

  2.形近字组词。

  辨( ) 透( ) 燥( ) 宛( )

  瓣( ) 秀( ) 躁( ) 婉( )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优雅――( ) 仿佛――( )

  宛若――( ) 欢悦――( )

五、实践活动

  仿照《山雨》写一篇小短文。恰当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山雨的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课前准备:

  录有雨声以及轻柔舒缓音乐的磁带或光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上一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下面这篇课文,一起去体味那山雨的无穷韵味吧!

  2、揭示课题《山雨》,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读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请同学们先自由地、放声地读读课文,将好词佳句用横线划下来,多读几遍,并将课文读通读顺。

  2、交流同学们自主发现的好词,集体品读。

  3、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谁来简单地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教师板书:雨起、雨中、雨后)

  三、学习“雨起”,感知“悄悄”

  1、看,山雨来了。请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山雨初来乍到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练习说话,朗读品评。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1)自由读这句话,感受雨来时带来了怎样的感觉?(悄悄然的、有节奏的……)

  (2)就带着这种静悄悄的韵味有感情地朗读。

  四、学习“雨中”,感悟神奇

  1、雨就这样悄悄地起来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播放磁带或光碟),竖耳听,你似乎听到了什么或看见了什么?

  2、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

  3、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

  4、有侧重地交流、品析、朗读。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1)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

  (2)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并点拔,然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1)读一读这话,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

  (2)雨丝是飘飘洒洒的,还会是怎样的?请换一个叠词来说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用心灵去感受。

  教师配乐范读。。

  (3)带着遐想朗读。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1)自由读,感受雨中的绿。

  (2)讨论:如何理解”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

  五、学习“雨后”,感受韵律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

  2、汇报交流,自主朗读。教师适时点拨。

  六、通读全文,积累背诵

  1、分小组轮读整篇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2、自由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上一篇:《山雨》课件 下一篇:黄山的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