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第七单元教学教案(2)

时间:2021-08-31

  二、【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

  难点: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了解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篇讲外国小朋友的故事。板书课题:26、科利亚的木匣。读题。

  科利亚是人名,课文主要是写“木匣”,让我们读读课文,看看围绕“木匣”都写了些什么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

  2、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学生阅读情况。

  1、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木匣 手锯 台阶 挖坑 冰鞋

  斧头 免得 屋里 抢走 难过

  当初 管用 敌人 懂得 喀山

  玩意 算术 随便 仍然 所以

  2、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

  四、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

  1、要求在朗读中对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批注,读后问同学或老师。

  指导做批注的方法:可以用课文中泡泡的方法,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记录在泡泡里,要注意画泡泡的位置不要影响我们以后的阅读和课本的美观。

  2、想想课文叙述的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

  五.写一写课文中的生字

  1、说说课文中的生字结构,认真观察田字格中字的书写位置。

  2、仿照田字格中的写法,写一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懂课文,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生朗读课文。

  个人读,小组读等方式。

  二、课文的叙述顺序。

  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记叙。

  三、理解课文内容。

  问题一、科利亚什么时候埋的木匣?他为什么要埋木匣?

  (战争开始的时候。因为德国法西斯快打到他们的村子了,他仿照妈妈的办法埋下了木匣。)

  问题二、科利亚是怎样仿照妈妈埋下木匣的?

  (妈妈从家门口向前走了三十步,把箱子埋在地下。他只会数到十,就从家门口向前走,数了十步,就用不着铲子挖起坑来,坑挖好了,他把木匣放进坑里,然后盖上土,用脚踩实。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敌人发现。)

  问题三、战争结束了,妈妈怎样挖出了她埋下的东西?

  (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

  问题四、科利亚也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他挖出了木匣吗?

  (没有找到匣子。)

  问题五、他是怎样思考的?后来挖到他的木匣了吗?

  (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他这样做果然找到了匣子。)

  问题六、科利亚明白了什么道理?你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吗?

  (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三、总结全文

  科利亚通过埋木匣找木匣,明白“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想法?

  四、练习巩固。

  举一个自己经历的例子,说说“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27、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上《语文》

  一、【教材分析】

  这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相提并论、理会、荒凉、惊讶、光洁、朴素、价值、兴奋”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读熟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盘古开天地》是什么故事?(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学习27课《陶罐和铁罐》(板书课题),这是一篇课文的体裁是童话故事。

  读题:陶罐和铁罐